雪走少林寺
文/李玉刚
美文荐读
少林寺,天下第一名刹,禅宗祖庭。八十年代,一部电影《少林寺》风靡全国,引多少人对之顶礼膜拜,是多少人期盼神往的地方。“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更使人们对少林寺崇拜之极。作者怀着心中的梦想,在雪后参观游览少林寺,了却心愿。一路琐碎小事,随行随感。让我们也跟着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这座千年古刹,感受古刹的昨天和今天。(张瑞)
一个元旦前夕,雪来了,雪花一片片地途经城市上空。驻留多久的雾霾,依然以洁白无瑕的样子呈现在我们面前,把一座城洗礼得干净清新。
雪住了,生了赴登封少林寺的念头。临行时,站台前,有个背背包的小伙子,微笑着问:“准备去哪?”
我一愣,略略无奈,或者,眼前站的是个陌生人,或者,扪心自问,究竟是真的去哪里。
此刻,犹如做了一个梦。含糊地吐露出两个字:回家。
大巴车开动了,乘者稀松,坐在座位上,思绪纷乱,犯着糊涂神,如一个酒醉微醺的客。这时,隔着玻璃车窗,瞥见,有一簇乌云被阳光穿透,于天边,放射出耀目的光彩,美丽至极,仿佛引人又去了一个梦境。
俗话说的好:早烧不出门,晚烧晒死人。看来,天气要晴,明个就暖和了。就此,人随着车子悠晃,车走景移,心向灵山。
提起少林寺,倒有个小插曲。说是,老家的叔,年轻时没个营生,日子紧巴,下定决心跑去少林寺习武练拳,尔后出息。哪料,半路花光了盘缠,只好打了退堂鼓,不了了之。
对少林寺的膜拜,久矣。无论源于影视剧里的演绎,还是民间的传说,信仰那儿就是禅宗净土,住着高人。
人生多梦幻,此行也是自己心中多年的一个梦。这一趟,恰在梦中。
佛门无门槛,风尘仆仆的来了。景区门口伫立着一个未醒的人,瞻望着千年古刹。时间已临近黄昏,等拿了门票,打算进了,一个装扮导游模样的年轻女子,迎面来问:“先生,您要导游吗?”
“不要”。脱口而出。
她展示工作牌给我看,相信她是正规的导游。
我心不在焉,揶揄着她。
她也不甘心,遭遇再一次拒绝,她依旧用带着礼貌的口吻说道:“到少林寺还需一段路,最末的车马上就开,晚了恐怕买不到票,时间不多了。”
奈何,坐车重新摇晃了片许,最终在夕阳余晖之下,第一次这般真实地亲近了一座千年古刹。我想,如同来面见我最亲的人一样,那种情愫,言语无法述说。
暮色苍茫之下的少林寺,古树苍天,肃穆凝重。僧侣归禅房养息,但见一个穿着长衣服的僧人,身材修长,在甬道,做了少许的驻足。同时,有些鸽子在寺院的地板上踱步,残雪融化留下的积水,可供鸽子饮用解渴,我今观之,身心顿觉清凉。俯身相望,一只只蓦地起身飞跃,落至屋檐之上。聆听它们“咕咕咕”的声响,心中烦恼渐消。有人说鸽子有灵性,无论路程远与近,它们都不会忘记自已的家。
雪后的少林寺,人客稀少。夜幕低垂,一个老和尚开始收拾殿前面的功德箱,此时的寺院仍出现几个香客的身影。
该是僧人进大殿做晚课的时间,几位师傅在里面绕佛,时不时地目视一下殿外。外头,还有一对中年夫妇和我一起听完师傅们的念诵。一个体态略胖点的师傅,径直过来,开口说道:“我可知你来是干啥的,天马上将黑,还不快些回家?趁着天色未黑,早早回吧!”师傅耳畔一席话,猛地又做了一个梦。
入夜的古寺,万籁俱寂。一天的舟车劳顿,让人几分疲倦,沿路踩着雪,摸黑在景区内找了饭馆,要了一碗面,这也好歹算是吃了顿饭。
开饭馆的本是一对老夫妇,我盘问老大爷:“我前脚跟刚到少林寺,为何后脚跟师傅非让我回家。“
“你是个修行人。”老人家答的尤其爽快。
次日,起挺早,先上五乳峰顶,由梵音袅袅的早课声中,平生见证了日出嵩山坳。而后从达摩洞沿石阶下来,半道请了一尊佛,师傅拿红布把佛像包裹好,说道:“回去就发财了。”
我说:“不发财。”
“你不发财?”师傅继而一句。
我说:“平安,健康就行。”师傅会意而笑。
离时,师傅再三叮嘱:“要是,路上有人问,佛像多少钱,你就说是请来的佛;要是,路上有人想揭开佛像上的红布,你可别让他揭啊!”师傅这还不放心,追加一句:“可不要忘记了啊!”见师傅苦口婆心,我回首一谢:“记住了。”
山脚下的饭铺里面,一个中年男人,一边做着饭,一边不住地与顾客搭讪 。反正是浑身上下没丁点力气,索性坐下吃点早餐再赶路也不迟。我询问老板:“在少林寺,生意做的可好。”中年男人坦言:“平常生意爆满。这不,最近大雪天气,高速封路,游客都过不来。”
一会儿,我直言,自己从山上请了一尊佛。中年男人劈头便问,多少钱。我说,是请来的。于是打住了话茬。又过会儿,要付账了,我问,多少钱,他嘴角一笑。
喝了一碗粥,想登少室山。这时候,阳光已经明媚,三三两两的观光者,要么乘坐缆车,要么徒步结伴而行。男女老少,有拄着拐杖的,也有携带小孩的,踏雪攀爬至三皇寨。
在少室山上,坐着一个老和尚,下巴上一抹胡须,一见,也觉稀奇,不会是有道行的高僧吧!但愿遇之有缘。于是乎,留步,三言两语,道出同样的问题给老和尚:“我前脚跟刚到少林寺,为何后脚跟师傅就让我回家。”老和尚语不惊人,给个一样的答案:“你是个修行人。” 话说着,老和尚瞅见了我手里的佛像,欲将揭开红布看一看,我急忙相告:“师傅交代过了不能揭。”老和尚难为情地笑了笑,把手里的佛像还给了我。
冬日里的三皇寨寨门禁闭,恰巧赶上僧人闭关修行,游客由此下山,最近。
第二天,市区车站路口,隐隐约约找见有个僧人扮相的人,由远及近,没等我认出对方,耳边一句:“你怎么没回呢?”眼前恍若隔世,不是寺中的胖和尚吗!惊喜之余,并不敢怠慢。相言,去了少室山。师傅态度依旧诚恳地和我说话:“你的事,我不想管,我还有事要办,你就回家好了。”话音落,人影已远。师傅几句话,暖我十年心。
佛经有曰:“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我似迷途知返,打道回府。罢了。
作者:李玉刚,男,卢氏县五里川镇人,农民,手机摄影爱好者,也喜欢写几行拙字,吐露心情,凭爱好和兴趣,打发时光。
【作者相关文章】 ? 门前有棵椿树
?卢氏文苑 | 李玉刚:我的童年
卢氏文友群主办
文学顾问
牛爱民 任耀榜宋海峰 李宏文 张银成
周天鹤 董建中韩成章(按姓氏笔画排序)
文苑编辑部
文苑总编:知 和
文苑主编:卢 辉
执行主编:张淑清
责任编辑:张 瑞 张欣燕
邹楠程向楠
红 云 刘晓娟
本期编辑:知 和
本期校审:张 瑞
投稿信箱:LSWY1818@163.com
欢迎关注卢氏文苑,
点击“写留言”,
留下你的精彩评论!
投稿作者请提供简介及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