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线教师的基本功 ——《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创设教学情境

最近,有时间静下来,算是比较仔细地阅读了2017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九个学科《课程标准》及《课程标准解读》。

感触良多,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每一位走进课堂的老师,都应该读一读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及其解读,并把它当作为一项基本功拿来练习。否则,就不能算是“科班出身”,形象一点的说,就像是没有经过驾考的人,在一路开车狂奔。

确实如此,一次新的课程改革,一套新的课程体系,里面充满着智慧,蕴含着思想,还有内在的逻辑与主张,内容非常丰富。当这些“宝典”放到面前,却视而不见,还是只看那本静态的教材,只顺着自己熟悉的那条道,固执的行进,这显然是断层的,是隔代的,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认同、不协调,最后也就不能与新的课程改革融为一体。

一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时,有一个逻辑顺序是不能变的,可是现实中却都有改变。那就是:研究《课标》,学习《解读》,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一脉相承,一贯而通,这样呈现出来的一节课,才会是一节好课。

这些书传递的信息很多,我是边阅读边记录,笔记足足近万字。
融合各学科解读,结合个人观点,写成如下文字与大家分享,算是对《标准》的致敬!

各学科《标准》编写使用统一结构,概括起来,其主要内容就是:阐述学科核心素养及为了达成核心素养而给出的教学建议。

读完以后,把这万字信息凝炼成了这样一段话:
一份优秀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一定是这样的——内容是以任务为驱动的,任务是以问题来呈现的,问题是要放进情境之中的。即,情境是由问题构成的,问题是要在情境中呈现的。

可以这么说,设计有意义的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而能否把“问题”放进合适的情境之中,就看老师的基本功了。

因此,我把标题定为——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基本功。

一、为什么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语文学科的《标准解读》中,有一句话说的特别直白到位:
“高中课标修订,不只是语文,各学科都高度重视情境的作用,包括最为抽象的数学学科,也提倡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
确实如此,是所有学科!

以下是学科《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情境的表述(摘录):
语文: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数学: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要有利于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英语:语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资源。语篇赋予语言学习以主题、情境和内容。
物理: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重视情境的创设。
化学: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化学知识技能,启迪学生科学思维。
生物: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
政治:教学设计关键是确定开展活动的议题,以及围绕议题开展活动设计,包括能提示学生思考问题的情境。
历史: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视创设历史情境。在历史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
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问题是基础。问题的确定应考虑与实际情境相关联。“问题”的设计需要依托情境。

九个学科应该是“有约而同”地提出了对创设教学情境的要求,充分说明了对情境创设的重视。

因此,不管大家各自认识如何,是什么样的态度,毋庸置疑,今后的教学方式,教学评价都将向这方向靠近。如果你不改变,你就是背向而行。

为什么每一个学科都会提出来这样的要求呢?这当然与《课程方案》理念有关。
按照《课程方案》设计,各个学科都凝炼了学科核心素养。学科学习不只是学习知识、能力,更要达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这些学科素养的达成具有其复杂性和综合性。

这就要求教学设计不再是以学习知识为起点,要以培养并达成学科核心素养为逻辑起点,要培养学生在复杂问题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起点所指,结果所至。如果起点是知识,结果就是记忆。如果起点是技能,结果就是刷题。如果起点是素养,结果将收获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都已经注定了,我们的教学起点定位要准确,设计讲科学,实施重艺术。

二、教学情境到底是什么?
简单的说,教学情境就是教师对教学活动创设的一个“带着具体问题和情感氛围的学习环境”。

其一,情境与问题是密不可分的。即情境就是由问题构成的,是把一串串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联结起来,就构成了预设情境。这些问题,可能是预设的,也可能是生成的,问题是情境的主要元素。

其二,这个环境一定会与激发学生学习情感有关。会让学生对问题更加感兴趣,对结果与过程更加期待,能启发学生思维,让学习具有探索探究的可能等。

可以总结为,情境中一定有问题,问题要放进情境之中,情境和问题是一对共生的要素,好的教学情境会为教学活动开好第一关。

有问,为什么问题要放进情境之中呢?
其实,可以这么说,只要教师经过认真准备,让教学内容任务化,任务问题化,让问题联结的有逻辑,有艺术,有生活,这本身就是一个教学情境。

又问,为什么情境一定是含有问题的呢?
创设情境一定是为教学服务的,是有利于本节课任务完成的,不提倡太单一的情境、与内容联系不大的情境,比如仅仅起到活跃气氛作用的情境。情境是为问题服务的,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情境更多的是“外在的”、“形式的”,问题才是内核的,实质的,问题才是本质,解决问题才是根本。所以说,没有问题的情境只是“花式”引入。

三、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之所以提到创设情境是教师的基本功,含有两层意思。其一是说,创设情境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其二是说,创设情境对于很多一线教师还是一个“难事”。

是的,如何创设情境呢?

首先,举一个非教学活动的例子吧(这个案例经常会被提到,所以记忆如初始)。
珠江夜游是广州的一个传统游乐观光项目。

大家晚上好!今晚这个项目叫珠江夜游,夜游与白天游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今晚整个行程可以用“一江两岸五座桥”来概括。哪五座桥呢?它们有哪些故事呢?相信看完后一定会对广州更加崇拜与热爱。
(更加了不得。所有的期待行程像一副图画一样呈现在游客前面,把实质性问题放进了情境之中——有故事的桥,有文化的广州,友情的珠江……)
……
……

最后,回到出发原点,又进行了完美的“小结”:今晚大家都穿过了哪些桥?下次还会来广州吗?
(说实话,好久以后我还记得海珠桥、海印桥、江湾桥、解放桥和人民桥,解决了知识层面的记忆与储备。结束的“小结”还让游客游客兴奋点再一次提升,广州很美,很有内涵,一定会带着朋友再来。这就让这次珠江夜游的主题任务完美收官。)

这位导游很了不起,创设的情境合适、真实、有意义。可以说,珠江夜景一幅画,大脑印象一幅画,充分达到了这次的活动目的。有帮助记忆的(知识层面),有启发思考的(能力层面),有情感价值观的(素养层面)。

再看一个专业(数学)方面的案例:
学习“等差数列前n项和”这一节内容,教材上给出了数学家高斯10岁时候速算1+2+3++100的故事。
然后就引出等差数列求前n项和问题。

说实话,如果仅仅是这样,不能叫做创设了“教学情境”,只能是一个课前“引入”,这里面没有能启发思维的问题设计,也没有培养核心素养的数学本质探究。

如何设计才算是创设了教学情境呢?
“这节课的任务,让数学家高斯带着我们一起来完成。”

问题1
高斯是如何计算1+2+3+……+100出结果的?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这样设计就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而有意义的“教学情境”。

问题1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引入,还是一个与本节课重要相关的问题设计。无论是知道的同学,还是不知道的同学,都会起到激发大家积极思维作用,对求和方法进行重新认识与思考,甚至是总结、提炼。

问题2是一个带有引导性的问题设计,一是为问题3铺垫,二是把学生从静态思考带到动态思维,学生自然就会想,还有哪些数可以?整个课堂就动起来了。

问题3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升华,是把学生带进数学的本质上来。培养提炼总结及抽象概括能力。

问题4具有探究的意义,学生可以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探究与收获的乐趣。

以上就是一个教学情境,通过情境的学习,学生不只是知道了有“倒序相加”这种求和方法,重要的是思维一直在动,处于主动思考与探究状态,对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提升都有帮助。

其实,作为教师个人来说,开始不一定每一节课都能设计一个优质的教学情境,但是几年实践下来,应该可以积累属于自己的“教学情境”资源库的了。

附:九个学科《课程标准解读》摘录:
语文
从学习任务出发,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是单元。这个单元是教师基于课程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由教师结合教材整合的“问题解决情境”。
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其起点应该是如何去创设真实的情境和真实的任务。而不是将经典文本、必备知识当成教学设计起点!
这里的教学情景,不是教学中的一个导入环节,或通过讲故事将学科知识进行所谓学生本位的庸俗化处理。而是结合学习的主题,将整个学习内容、学习进程都置于情境之中。
高中课标修订,不只是语文,各学科都高度重视情境的作用,包括最为抽象的数学学科,也提倡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
情境创设的三个层次
营造真实的学习环境,设计任务(第二层)
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的情感与学习内容产生共鸣。
关注学生兴趣、情绪、信心等。不只是看效果、效率。

数学
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要有利于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情境设计要突出数学本质、设计合适的情境和问题。
设计适合学生的情境对教师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英语
语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资源。语篇赋予语言学习以主题、情境和内容。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学的方式。它以学生为中心,围绕一个主题,最大限度创造接近现实的语言环境和交际场景。
碎片化教学是教学效率低的重要原因。

物理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重视情境的创设。
在学习物理概念之前,基于生活和已有的知识,形成了大量的经验情境。这是构建新的物理概念的基础。在诸多客观情境中概括事物的共同属性,抽象事物的本质特征,在概括和抽象的思维加工过程中完成对物理概念的构建。
物理知识的应用需要构建实际情境。

化学
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化学知识技能,启迪学生科学思维。
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化学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平台。
二是迁移性化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生物
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
生物学科提倡在情境中学习。这里说的情境是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创设的带走具体问题和情感氛围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有良好的求知心理,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领悟并活用所学知识,激发和培养创新思维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教学情境能力”也就成为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
教学情境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生活情境,想象情境,模拟情境,冲突情境,科技情境,实验情境。都必须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发挥情境的价值。

政治
教学设计关键是确定开展活动的议题,围绕议题开展活动设计,包括提示学生思考问题的情境。
争议问题的设计,包括学生思考问题的情境、运用资料的方法、共同探究的策略。
引导学生以学习内容为载体,凭借相关情境的创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主动获取综合的知识和视点,发展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历史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视创设历史情境。在历史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
通过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历史情境,突出学生学习中的主题作用。
教师可以历史素材和问题设计“再现”历史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历史对话的机会,以引起学生认同与共鸣。

地理
问题式教学,设计问题是基础。问题的确定应考虑与实际情境相关联。“问题”的设计需要依托情境。
问题教学以问题为线索,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开端,围绕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创设教学情境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