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不沾泥
梅尧臣《陶者》 来自静读古诗文 –> 00:00 07:27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点击上方绿色小喇叭收听
《陶者》
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TEXT VERSION 》提到历史上的宋王朝,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词语是,积贫积弱,屡遭外辱。从辽、西夏到之后的金、元,宋朝的军队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败多,只能以土地和巨额的财物来求得妥协。
另一方面,宋朝又极其优待读书人,太祖赵匡胤在开国之初,就立下了“作相需读书人”的祖训,科举考试的录用人数也远远高于唐代,并且只要通过考试就会授予官职,不必再“加试”。在国家的重视和儒学的浸染下,北宋文人有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面对外族强敌的威胁和国内重重的矛盾,反映民生疾苦、指摘时弊、高扬爱国抗敌就成为了文人创作的一大主题。
梅尧臣自然也不例外,虽然长期沉居下僚,他却始终关心民瘼,挂怀百姓疾苦,以天下为己任。这种责任感不但来自梅尧臣对儒家经典的研读,也在于早年生活环境对他的影响。
他出生在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的农家,自幼对底层劳动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切的感受,这对他之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父亲梅让虽躬耕陇亩,不涉仕途,却对儿子有着很大的期望,这从梅尧臣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梅尧臣,字圣愈,“尧臣”是名,“圣愈”为字。
大家都知道,尧舜禹是上古时期的圣王,他们部下也都是了不得的人物,比如尧时的农官后稷,就是周族的祖先,被后人称为“农神”。梅尧臣的父亲希望儿子可以为帝尧一样的圣君效力,同时践行圣贤之道。梅尧臣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翼,每到一任,他都体察民情,尽心尽力为百姓做实事。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三十三岁的梅尧臣调任建德县(在今安徽东至县境内)知县,身为一方“父母官”,他清廉正直,事事为民,曾亲赴山林大火现场和洪水泛滥处实地察看。他离世后,当地百姓将县城改名“梅城”,并在建立了梅公堂和梅公亭以示缅怀,可见对他的爱戴。我们今天要品读的这首《陶者》就作于他知建德县的任上。
这首五言小诗用语平白如话,通俗易懂,以环环相扣的对比,结构全篇,非常的精巧。诗的前两句首先写道:“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上句一个“尽”字,下句一个“无”字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烧窑工人兢兢业业,辛劳工作,几乎挖尽了门前的陶土来制作砖瓦,可是他们自己住的房子却没有一片瓦覆盖。
这不禁让人想到唐代诗人李绅的那首《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辛勤耕作,却仍然难逃饿死的命运,倾力烧窑,却无片瓦覆顶。那么劳苦大众辛勤工作的“果实”都去哪里了呢?
诗的三、四句给出了答案:“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与满身泥污的劳动人民相对应的是,那些养尊处优的贵族富人。他们的手指从未沾染一点泥土,却住在豪华的房子里,屋顶的瓦片像鱼鳞一般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烧陶的人辛勤劳作,却生活窘迫,富贵的人四体不勤,却享尽荣华,这鲜明的对比发人深思。同样面对身处水深火热的劳动人民,元结在《贼退示官吏》中高呼:“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怒斥压榨百姓的官员。
白居易则在《观刈麦》中自省:“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而梅尧臣这首《陶者》通篇无一字直接抒发情感,但却以寥寥二十字,在简单的对比中将情感道尽,简练而深刻,平淡而感人。
“静读古诗文”原创出品
温故而知新,点蓝字进入
白居易·《观刈麦》
扫
码
关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