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教学研讨】第二场教研活动: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

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

2017年11月22日(周三)下午,秋风袅袅,秋雨出霁,来自全市各区近二百名书法教师齐聚于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分部校区,参加上海市中小学《书法》教材教法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和静安区教育局主办,静安区教育基金会、静安区教育学院、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赵珊珊书法工作室协办,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承办。

上海市教育委员教学研究室副主任谭轶斌、静安区教育局副局长刘新宇、市教研员徐敏、七一中学校长周筠、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赵姗姗及其书法工作室成员,市书法项目主持人张梅凤以及各区书法负责人、书法教师共同参与了本次培训活动,活动由七一中学党支部书记周伟平主持。

首先,与会教师在校方领导和相关教师的陪同下,参观了学校师生共同创作的书画作品艺术长廊,感受七一中学这所静安区书法教育特色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

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的书法课程始于2008年,十多年来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将“书笔墨人文情,筑创意中国梦”作为书法课程的追求,提升学生的艺术和人文素养。


在墨香氤氲的教学楼里,七一学子的百人书法长卷展示拉开了研讨活动的序幕。伴随着轻歌曼舞,弦音筝筝,只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草书、摩印、行书、简帛文、玺文、甲骨文、隶书和楷书八种不同书体在整洁纯白的宣纸上一一呈现。虽然整个过程只有短短15分钟,但学生们个个运笔有力、挥洒自如,神情严肃庄重,颇有大家风范。

「 课堂教学展示 」
接着,七一中学的乔娟和黄雯两位教师先后进行书法课堂教学展示,课题分别是《隶书撇捺的写法》和《同形异构中的左右结构》。

乔娟的课以《书法》教材第五、六课为主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练习书法基本功的同时生发拓展,结合“感恩”主题,将书法脱离纸的“束缚”,自由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传情达意。整堂课既有扎实的书法知识,充足的书法练习,同时融入浓郁的人文情韵,体现了七一中学“人文养育、探究实践、开放合作”的办学特色。

黄雯的课则是通过让学生自选书体临摹“竹”字作为学习门径,并以学习任务单为辅助,既而由临摹逐步走向创作,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随后是书法教育教学研讨环节。在与会教师集体观看宣传视频《书笔墨人文情 筑创意中国梦》后,七一中学校长周筠带来了与之呼应的微报告。开宗明义,他重申了学校“开发潜能、健全人格、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即“有赤诚之心,报国之志的中国人;有高雅气质、高尚道德的文明人;有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现代人。”接着主要从学校书法课程起源、课程特色和所取得的成就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周筠的报告内容翔实,条理明晰,言辞恳切,一番寄语无不流露出对学生成长发展的殷切关怀和希冀。

微报告之后,市教研员徐敏为本次书法教学展示活动进行点评。她首先对此次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所承办的研讨交流活动表示感谢,赞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随后,就两堂书法教学课给予了中肯而有针对性的评价。她指出语文教师背景的乔娟语言功底扎实,讲解清晰。书法专业教师黄雯的现场书法撰写体现了其较高的书法素养,学生们的作品体现了不同的书体特点,表现出色。两位教师的教学体现出《书法》教材及其配套视频等资料,可以为不同专业的教师开展书法教学提供方便。

最后,由静安区教育局副局长刘新宇讲话。他强调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书言志,以字传情”,书法教育课程对于繁荣民族传统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为学生未来奠基等多个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撰稿人:七一中学 张雯

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