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邕为什么早死(宇文邕的死因)
周武帝宇文邕在忍了十年后突然发力将权臣大冢宰宇文护扳倒,亲政后励精图治,国力大增,一举灭掉北齐统一了北方,然后大败江南的陈朝。然而,此时宇文邕并没有一统江南的打算,因为北部边疆的警报让他不得不把战略重点从南方转移到北方。
突厥人越来越不像话,宇文邕简直受够了。
宇文邕是突厥人的女婿,大周皇后是突厥可汗的女儿,谁都知道,政治婚姻是靠不住的,不管有多少人说阿史那皇后有多么好,宇文邕看到她总是提不起精神,事实上,阿史那皇后也不是个善茬,她身上有草原儿女的任性刁蛮,针尖对上锋芒,不打架就怪了。
这事连神武公窦毅的小女儿都看不下去了,窦毅是宇文泰的女婿,宇文邕是孩子的舅舅,这孩子一头长发,聪明伶俐,宇文邕在众多外甥中对她格外喜欢,所以把她养在宫里。
小孩虽小,看问题却很犀利,她眼见舅舅一点也不待见舅妈,心里很着急。
“舅舅,不能对舅妈好点吗?”
“一边玩去,大人的事小孩子不懂。”
“可是,我国四面都是敌人,尤其突厥人如此强大,女儿愿舅舅看在天下苍生的份上,好好抚慰舅妈。”
“嗯?”
“舅舅如果得到突厥的协助,江南、关东再也不是国家的祸患了。”
“嗯,孩子你说的太对了。”
果然,从此宇文邕对阿史那后的态度转变了,对皇后以礼相待,以此也换取了突厥人的支持。但是,礼貌不是恩爱,夫妻之间如果礼貌太多了,恩爱就少了。
宇文邕不是个好色的人,宫里的女人也不多,饶是如此,他还是生了七个儿子两个女儿,唯独阿史那皇后膝下空空如也。
不管怎么样,阿史那皇后还是为宇文邕争取到了灭掉齐国的时间和支持,至少,突厥人没有站在齐国一方背后捅刀子。
窦家小女孩功不可没,这也是个不平凡的女子。
窦家小女孩的故事传到她父亲的耳朵里,窦毅也十分惊讶,他对襄阳公主说:这孩子才貌出众,一定不能随便许人,咱们要为她找一个文武兼备的贤德的丈夫。
若干年后,孩子长大后,朝廷内权贵们的公子哥纷纷来求亲,窦毅想出了一个“比武招亲”的主意,他让人在屏风上画了两只孔雀,谁来提亲,就给他两只箭,百步之外谁能射中孔雀眼睛,就将谁招为女婿。
此时,从根上上说权贵子弟们已经是第三代了,第二代接过父辈的权力棒的时候,骑马射箭这些基本功还没扔下,他们跟父辈吃过苦受过累,所以这也是宇文邕和他的小伙伴们能一举建功的根本原因,然而按照富不过三的定律,小伙伴们的后代已经到了败家的一代,俗称垮掉的一代。
窦家的姑娘才貌双全,加上家世好,所以来考试的人还真不少。
可是,窦毅真的很失望,公子哥们前呼后拥呼啸而来,却最终败兴而去,直到窦二小姐生命中的那个人出现了。
这个人一出现,窦毅即眼前一亮,此人看上去风流倜傥,骨法非常。
窦毅却认得是唐国公李渊。
李渊是八大柱国之一李虎的嫡孙,故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唐国公李昞第三子,李昞在宇文护倒台的那一年去世,七岁的李渊继承爵位成为唐国公。
李渊没有让大家失望,他的箭射进了孔雀唯一外露的两只眼睛,抱得美人归,从此夫唱妇随,若干年,他们开的唐公司吃掉了隋公司,算是间接为周公司报了仇。
这是后话暂时放下,继续大周和突厥的故事。
因为阿史那皇后,大周和突厥的关系总的来说还是正常的。
但是,作为草原霸主,南下劫掠是突厥人必做的生意,除非他们想要的东西能主动送过去,长期以来,东西两家只要谁家进贡少了,谁家就倒霉,不过,总的来说,突厥同大齐作对的时间多。
随着木杆可汗的病逝,突厥也更换了主人,阿史那皇后的作用直线下降。
大齐国突然灭亡了,整个南部边疆都变成了大周的,这样以来,突厥人劫掠的对象变成了大周,双方的冲突已经不可避免。
齐国灭亡后,高洋的儿子高绍义流亡到突厥,突厥人接纳了他。
原北齐故地纷纷降周后,齐国营州刺史高宝宁驻守的营州一点动静也没有,宇文邕派人到劝降,高宝宁不但不屈服,还宣称要光复大齐祖业。
高宝宁不仅仅说说而已,他派人联络上高绍义,劝高绍义称帝,担负起振兴大齐的责任。
有了高保宁的支持,高绍义准备放手大干一场,于是在突厥可汗的支持下组成了流亡政府,自己出任皇帝,遥拜高宝宁为丞相。
不被承认的大齐国最后一任皇帝就此上任。
突厥人不断骚扰幽州,杀掠官民。
大周宣政元年四月,幽州急报,柱国大将军、幽州总管刘雄为突厥所围,临阵战死。
宇文邕很愤怒,他决定暂且放过南方的陈顼,先把突厥人搞定,宇文邕蠢蠢欲动,他打算率领大周年轻一代复制灭齐的旧事。
当初东征的时候,没有人愿意理解他,绝大多数人都害怕百保鲜卑的实力,想来只有王谊、宇文宪、于翼等少数几个哥们支持自己。
于是,宇文邕把宇文宪叫到宫里商量。
然而,令宇文邕失望的是,宇文宪竟然拄着拐杖入宫见驾,甚至一脸病容,有气无力。
齐王,你这是?
陛下,臣自征嵇胡归来便病了,一直到现在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
啊??!!
宇文邕这才想起,宇文宪随自己东征灭齐后,稽胡群起叛乱,宇文宪带几个兄弟征讨,并且很快平定了叛乱,自那之后,兄弟们已经好久没有见面了。
虽然宇文宪一脸病容,宇文邕还是把自己计划征讨突厥的事跟宇文宪说了,并且希望宇文宪能够出人先行。
宇文宪摇了摇头道:臣弟不敢领命。
宇文邕脸色陡变,怒道:你如果害怕,放眼天下,谁还能为我所用?
宇文宪扑通跪倒在地:臣弟侍奉陛下左右,本是心之所愿,实在身患婴疹,不能领兵,怕耽误陛下的大事。
看到宇文宪诚惶诚恐的样子,宇文邕的心登时软了,便细语到:既如此,朕也不勉强你,退下吧。
公元578年5月,大周皇帝宇文邕率诸军征讨突厥。
宇文邕以柱国原公姬愿、东平公宇文神举等兵分五路大举进攻,突厥地域辽阔,周突边境东西绵延数千里,他的目的就是让突厥人顾此失彼。
为了后勤保障不出问题,宇文邕又征集关中的马驴,不论公私,全部开到前线运送补给装备,整个关中都感受到一场惊天大战即将爆发。
然而,上天似乎并不愿意把平定突厥的大功送给宇文邕。
大军自同州出发,四天后到了云阳宫,谁也想不到的是,皇帝突然病了,而且病情很快恶化,只好暂时留在云阳宫养病,挨了三天,一点起色也没有,宇文邕感觉自己已经无法完成讨伐突厥的任务,命北征诸军暂停行动原地待命。
这场病来得厉害,无论御医们如何忙活,病情不但不好转,反而越来越厉害,宇文邕知道自己这一次是躲不过去了,他担心自己回不了长安,于是命人诏宗师宇文孝伯火速赶往云阳宫,宇文邕要托付后事了。
宇文孝伯接到命令后匆匆赶来,在宫门见到了早已迎候在那里的司武上大夫尉迟运,尉迟运神色凝重地对宇文孝伯说:胡三,你可来了,至尊吩咐你一到就马上觐见。
病榻上的宇文邕奄奄一息,那个不可一世的英雄天子如今已经油枯灯尽。
看到宇文孝伯,宇文邕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彩,他示意宇文孝伯坐在榻前。
“陛下,臣来迟了。”宇文孝伯哽咽道。
“胡三,不必如此,人生于天地之间,禀质五常,寿限或长或短,都是各人的命数。”
“陛下一定会康复的。”
“朕真的感到累了,一晃的功夫朕已经君临天下十九年了,每天天不亮就找衣服起床,半夜都想不到要睡觉,你知道是为什么?”
“请陛下明示。”
“国家政事繁芜,饶是如此,仍不能使百姓们安居乐业,更谈不上把刑法放在一边不用而天下清明,从前魏室即将倾覆,海内分崩离析,是太祖带诸公拯救了王业,但是燕赵一直长久地地窃取名位。”
宇文邕顿了顿,似乎是积攒了一下力量,然后又断断续续地说:“朕上承太祖,下顺应民心,遂与王公将帅共同平定了东方。如今虽然妖孽已经荡平,可百姓们的生计还没有恢复,每每想到这些,自觉如临冰谷。将欲统一天下,混同文轨,却不料忽然得了重病,没有气力了,虽有平天下的大志,却已经无能为力,想来不免令人嗟叹。”
“好了,不说这些了,太子的事我都清楚,你和乌丸轨的心思我明白,希望你能够放下成见,协同诸公好好辅助太子,上不负太祖的恩德,下不失做臣子的本分。我虽然瞑目于九泉之下,再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臣纵使肝脑涂地,在所不辞,请陛下放心。”
“我担心一旦我撑不到长安,恐怕诸王大臣们有别的想法,所以眼前有一件事需要你办,我命你为司卫上大夫,总管皇宫宿卫兵马,即刻启程回长安接管京城防卫,以防不测。”
“臣领旨。”
说完这席话,宇文邕长长地咽了一口气,无力地挥挥手,示意宇文孝伯退下。
按照宇文邕的吩咐,宇文孝伯立即回长安接管了京城防卫。
安排完后事,宇文邕让众人准备摆驾回宫,然而,还没等动身,他便驾崩了。尉迟运封锁了皇帝已经驾崩的消息,车驾回宫,在回到长安的当天见到宇文孝伯,宇文孝伯已经把所有事都安排妥当,他们这才宣布了皇帝驾崩的消息。
在京的文武大臣公卿勋贵们被召集到宫内,宇文孝伯宣读了宇文邕的遗诏,皇太子宇文贇宣布即位。
英明神武的大周皇帝宇文邕去世,享年三十六岁,谥号武,庙号高祖,后世称为周武帝。
周武帝短短三十多年的人生却充满了传奇色彩,父亲是西魏的幕后当家人,虽然贵为官二代,却从小被送到边远之地远离了父母,从此长安城的奢华与他的童年脱离了干系,他又是幸运的,在原州的六年他学到了在京城学不到的东西,所以他称帝后多次故地重游并给予李贤家族丰厚的赏赐和极高的荣誉,作为家族庶子,他本不奢望至尊的位子,然而命运却把他推上了那把至高无上的椅子,当然,代价是巨大的,两位兄长无端被害才给他空出了位子,胸有大志的他吸取了兄长们的教训,在权臣手下韬光养晦十三年,装出一副沉迷于象戏的模样麻痹敌人,最终一击成功扳倒敌人开始亲政。
他的志向是统一天下做千古一帝,为了这个理想,他勤于政事,荒废后宫,别的皇帝三宫六院美人充斥宫廷,他在皇后之下只设了三夫人,两御妻,三命妇,盖布被,穿布衣,唯一爱吃的奢饰品就是白水煮鸡蛋,并且把奢华的宫殿都拆了,衣食住行崇尚节俭,难得可贵的是这些事不是他刻意为之,正如他遗诏中所言,只是本性如此。
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他亲自训练士卒,同士兵们一起爬山越岭,一般人吃不了的苦他处之泰然。东征的时候,看到有个士兵光着脚行军,他便立刻脱下自己的靴子送给那个士兵,宴请的时候,他又会亲自执杯劝酒,赏赐的时候,他亲自把赏赐物品交到功臣的手里,这些细节,能不让士兵们为他舍命?
反观齐国,大敌临前了皇帝还守着浮财不愿意赏给为自己浴血奋战的士兵们,两相对比,齐国的灭亡是必然的。
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他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觊觎起佛祖的私产,禁断佛道,没收庙产,短时间使周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得到了提升。但也正是因此与佛门结怨,后世佛教利用一切机会诋毁他,把他英年早逝说成是现世报,事实上,对这些,宇文邕是不会在意的,正如他在平定齐地后施行灭佛时所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北方统一了,正在他离千古一帝越来越近的时候,却英年早逝,带着遗憾离开了历史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