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方法
什么是“质性研究”?
作为社会学或社会科学诸分支学科的方法课程,其主旨和主流形态是服务于诠释论的。
有同学说:隔壁经济学就不讲什么“质性研究”,人家都是量化研究。但量化研究离不开理论模型,而理论模型的提出是离不开诠释论的相关支撑的。诠释论正是方法研究(包括“质性研究”)的主旨所在。
自然科学呢?同理。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与社会科学有异,二者的诠释论风格或解释策略也有所不同。(但二者在某些议题或方案上确有相通之处。)
至此,我们已经提出或触及到本课程的两大核心议题:什么是(社会科学的)诠释论?(注意,它是包含质性研究在内的诸方法课程的主旨所在!)什么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后者也被理论社会学称之为社会科学的“实在论”议题。
对以上议题或问题的不同回应构成了不同风格的“质性研究方法”课程或作品。目前,中文版本的著作还不算多,论文也有限,大家可以拿来比较。就国内明确了“质性研究”这一名目的方法研究而言,大约是围绕以下主题展开的。
首先,扎根理论取向的质性研究。
或是因为陈向明老师等较早地在国内学界将二者关联起来,“扎根理论”也因此成为“质性研究”的标配。(对此,格拉泽一系或有异议,不赘。)“扎根理论”有关田野调查或扎根、“经验饱含”以及编码策略等方面做出了不少贡献,值得学习,但他们对“理论敏感性”的论述和诠释论方面的论述则容易让人陷入迷惑,或是今后改进方向。
其次,现象学社会学取向的质性研究。
作为以“意义”探究为核心特征的质性研究当然不会遗落现象学社会学的视角。不过,不知何故,某些学者似乎将这种友好上溯到了现象学,不是不可以,但如何驾驭或运用就成了问题。那么,现象学社会学就易于运用吗?其实,也不容易。关键,如何在现象学社会学的理论构思与社会科学的诠释论策略之间建立桥梁或关联?这个问题也可以进一步放大,即形而上学色彩地思辨如何与经验或实证研究对接?
第三,常人方法学取向的质性研究。
常人方法学与现象社会学关系亲密,但不知何故,国内对常人方法学介绍的多,直接运用的较少。但无意间继承或师法其精神的学人却不少。也或者,对于“常人”的关注早已成为社会科学的底蕴所在。此外,就研究策略而言,不少研究者也会自信满满地说:我做研究,不带任何预设!注意,这就可能过火了。研究时,悬置一些理论或成见,没错。但要说是“不带任何预设”,则要小心:其一,真的能做到吗?其二,如何做到?为何如此?故此,常人方法学的问题或许与现象学社会学、扎根理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并且,常人方法学与现象学、女性主义、批判理论等具有思辨色彩的理论构思或许是互为彼此的关系。自然,它们各自的贡献也值得重视。
第四,田野工作和民族志取向的质性研究。
田野工作原本是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案,但随着其影响力的拓展,这一方案已经成为社会科学中广为人知的研究策略。理解田野工作的关键在于:理解田野,什么是田野;理解视角,什么视角下的田野;理解写作主体,谁在写作。例如,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案的学者也会做田野,并且,其中一些人认为自己“没有任何预设”、只从田野出发研究或建构出问题、理论,这等于是把“田野”、“视角”都悬置或搁置了,甚至于写作主体自身也好似披上了“隐身衣”。不过,如果看了他们的作品,以上问题也都不难回答。
是否所有以田野工作作为研究方法的学者都要写民族志?这视乎如何理解民族志。例如,人类学家会以非西方的哲学家的思考作为研究线索,与之对话;中国的当代人类学家会以田野中的村民、“他者”或志愿者的记录、写作和思考作为研究线索,与之对话或作出反思等。或许,不必定于一尊,关键还是对于“田野”、“视角”与“写作主体”的理解。“田野”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关系密切,“视角”同时还与社会科学的诠释论甚或某些形而上学议题关系密切。“写作主体”则涉及不同类型的研究者、行动者或他者之间的关系,同样会引发实在论、诠释论的诸多核心议题。
此外,或许还有“个案取向的质性研究”、“混合研究方法”,不赘。
那么,我们的课程从哪里开始呢?要说,从哪里开始都行。注意:作为一个知识系统,这课程的各个部分是彼此关联密不可分的。我以前的做法,是先啃硬骨头,即先集中处理有关的实在论和存在论议题,效果却似乎不那么好。为何?与主流思路相悖。大家都在玩诠释论,或是各类理解方案、或是各类解释策略,貌似反向的进入思路容易引发迷惑或迷糊。
那就颠倒一下,从诠释论或经验研究入手。或者,更平和些,从学生的各自“经验”入手,进入有关的经验研究。
例如,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已经进入中学课本,同学们或也耳熟能详,那么,不妨把自己学生时代的有关作文一类的作品拿来作为比较。(丢了?随手写几篇即可。)
这个进入思路可以概括为:“生活经验-经验理解”,核心议题是处理“经验”与“视角”、“解释策略”的关系问题。
“经验”问题逐渐展开,会涉及“田野”、“数据”、“个案”、“民族志”、“理论视角”、“解释策略”等诠释论议题。
也会逐渐涉及“话说”、“行动历程”、“社会领地”等实在论议题,现象学社会学、常人方法学和扎根理论的诸多议题也会进入。
进而,行动、肉身、当下一刻等基础存在论议题,主体性-对象性,交互主体性-交互对象性,能动性-他性等存在论议题也会引出。
简言之,这是一个以读者或学生的经验破题、以主流的经验研究和有关的诠释论批判为接引,继而进入实在论和存在论,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方法论系统的课程构思。
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什么是经验?你的经验有哪些?
课堂讨论:你读或看过以下作品吗?
鲁迅:《祝福》;歌舞剧:《白毛女》;豫剧:《打金枝》、《朝阳沟》;电影或小品:《你好,李焕英》。
本文为龙子湖公众号原创,作者刘忠魏。
读者如有问题,欢迎通过以下邮箱讨论:
intergaz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