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好好
本期制作:泠盻
年来年往,网年拾遗
文/好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于我是一个负担。
我只喜欢放假,放假所有的节奏都由我一个人做主,想起床就起床,想吃饭就吃饭。尤其是寒假,暖和的被窝是最美的留恋,饿肚子何妨,上厕所都嫌麻烦。
细思,童年的年味儿还是有过一些期待与温暖,比如年三十晚上点红灯笼,家里房子并不宽敞,可是和哥哥妹妹小心翼翼的提着灯笼盯着里面的蜡烛别歪着斜着引着了油纸糊的灯笼的那份紧张裹着的欢喜哟,兄妹仨就在家里排队转圈儿,不嫌枯燥也不觉得傻气,那会儿最郁闷的是父亲做房子为什么要那么多门坎儿,小人家腿短,顾得上抬腿就顾不及手提,灯笼总是在过门槛时被歪斜的蜡烛点燃,然后手忙脚乱然后就是眼泪婆娑然后听见父亲或者妈妈说“明年过年还把你买红灯笼”。遥远的期许与等待从辞旧迎新里就种下了。
年初一的仪式里,村庄里满满都是《阿长与〈山海经〉》里长妈妈大清早送福橘给迅哥儿时的那种不能言白的默契里祝福的虔诚与迷信。无论在自个儿家里还是到共屋邻居亲戚家去,不能摔破碗碟不能哭不能骂人不能说“死”不能不高兴,全家洗漱干净穿上新衣整齐划一的站到大门口点燃新年的炮仗。年初一的早饭要吃许多的米糕(高,步步高)和茶叶蛋(挠元宝),从家里吃到邻居家吃到亲戚家,可劲儿的高拼命的挠宝,真是撑。那会儿常想,这些好吃的要是能匀一点到上学时候吃,多好啊。到了上学的光景,我带的咸菜里有时候连油星都没有,妈妈无奈之下常用米汤给我炒一点咸菜。
在炮仗声里,老老少少家家户户整个村庄都那么喜庆那么明亮,即便赶上的是阴雨天气。站在门前望着旷野,空气里氤氲着的那么多祝福希望的分子呀,神秘而精贵。是呀,在四季轮转阳光雨露里萌动,一不小心在年底时都成了真呢! 用一天许下一个愿望,用一年成就一个瞬间,我们的父辈,父父辈,一辈又一辈就这么虔诚的仪式着,赐福迎接拥抱崭新的一年。 依稀记得初中那会儿,家里好不容易盖了新房子,宽敞明亮,用田泥抹平的地面简直赛水泥地面。父亲高兴啊,心心念念咬着牙买了一挂一万响的鞭响,就想新年新气象大年初一来一个开门红。只是没料想,一挂万响的鞭响一炸起来就团一堆儿了,瞬间炸爆了,不过几秒。父亲那年的第一天就有了心病,说“今年要么一发如雷要么一败如灰。”心事全家都摊上了,那一年我们都有阴影,好在一年总算还风平浪静。
哎,不知道人为什么要过年,过年就意味着长大,不长大不就没有那么多烦恼挂累吗?我们不长大父母也就会永远年轻。兴许有了过年有了长大,才会有一个接一个新的祈愿应年而生吧?哪怕伴随新年的祈愿难免有新的挫折坎坷挑战,可是谁不会计较那么多呢?只要是“新”的就会生出新的勇气新闯劲,哪怕新年里换一个新的姿势操心。嚼味里,我依旧觉得,应年而生的祈愿都终究难掩那时年岁的沉重。或许是因为这份沉重,我才生出太多对年的不爱吧。
父亲一辈子勤俭节约,妈妈一生劳作隐忍,可我总记得在年三十与年初一的仪式感里,我家貌似一年忍憋住的所有争吵,都会憋着憋着憋到年初一中午或者傍晚,口袋扎不住一般,各种不小心就诱发父母不是小争就是大吵。
然后就是各种走亲访友的必须,记忆里全是在亲戚家的各种惶急,出发时一路欢蹦维持到进门后的几十分钟,各种无聊就如滔滔江河,我于是恨不得飞,飞回家,哪怕在自己大门口数马路上拜年的人来人往看人家屋顶的炊烟袅袅抑或在妈妈的菜园地垄里转两圈,或是灶下塞一把柴火立马站灶台角边看妈妈炒菜都胜过在这陌生的熟悉的亲戚家的各种礼仪规矩的约束。
到了初中,我就拒绝拜年这份差事了。在正月初一的清晨仪式感里吃了米糕和“元宝”,晌午我就会钻进被窝睡回笼觉,我的父母不知道为什么于我有太多包容,任由我睡,从高中大学乃至出来工作到丫头出生,正月里的光景一半都可以用来睡觉。可能因为我还乖可能因为我读书成绩还对付可能父母对我一直用一个“顺”字教育对待了我。
父母说过年就是过钱。我家总缺钱。缺钱那会儿我正大把大把花家里钱。现在不缺钱,我也有了一份薄薄的工资足够吃喝,只是父亲早已不在人世,妈妈八十岁已经用不了太多钱。
父母属于那种死要面子活要里子的人,过年万般应酬只为脸面。我想睡囫囵觉睡懒觉不爱跑路不爱招待人,我太不爱应酬了。可是因为读书必须知礼,到了后来自己成家不得不去应酬硬着头皮只能去应酬,也为了脸面,一点没有在父母身边那般的自在悠游了。
那一年,大雪纷飞。山里一片白。婆婆有一个干弟弟,在深山里的深山。婆婆说不年年拜年,但得拜次把年。于是和孩子爸爸扭扭歪歪拄根棍子,走一身大汗淋漓。到了地方,舅母开了门,舅舅提着裤带跂踏出了房门。大山深处雪封门,没有几户亲戚,舅舅舅妈煨煨被窝,一年到头难得的不急不慌的日头,农家人的人之常情,就这样被我们尤其像我这样一年才可能和他们见一面的“贵客”搅起了。平日里烟瘾酒瘾都很大的舅舅连咳带咯的刷牙洗脸,舅妈糊着头发来不及刷牙洗脸就生柴火烧饭,一边满嘴的客气话。我坐在桌前,也读书人该有模样的客气着。新烧的开水,烫了一遍又一遍的茶杯,自家做的最好的茶叶在茶杯里浮起然后悠悠的沉下,我端起水杯暖在手心里。双胞胎老表起来了,棉袄晃晃的在他们身上,薄薄的,看上去觉得外面的雪寒了好几倍。舅妈舅舅都说“娃们身上三把火”,他们不冷。只是两个老表打第一眼看见就酽酽浓浓的鼻涕一直拖着,耸着,耸着,拖着。满桌的菜肴齐了,舅妈终于刷牙洗脸了。六个人围在桌前,舅舅自斟自酌,一口酒一口菜还来一口烟,几句话两三声咳嗽,老表们筷子尖在我面前的碗里,菜尚未夹起,鼻子耸一声,两条“白狗”便躲回去了。舅妈要给我夹菜,我用手盖住了碗口说自己吃什么夹什么最好,我一直吃那碗腌的很好看的长豇豆洋萝卜,嘎嘣嘎嘣的脆响,味道正。拜次把年,真的就拜了这一次年。后来婆婆和这个干弟弟不知为啥生分了,如今公公婆婆都已经入土为安了。拜年,愈加的简约了。因为年味在每一处的弱化,我的行为也显得不太另类,我心里亦坦然许多。
2003年年关的上海火车站,人头攒动,密密匝匝的人流里,我也踏上归程,回家接丫头到上海,接下来的2004无论宿命如何,一家三口首先要团圆的过这个特殊的年。过年,哪怕是过难过坎儿也要尽量画一个“圆”字。2004年的冬天,我们依旧画齐了这个“?O”,记得农历年三十傍晚的湖畔路上,我遇见了两年没见的学生小土,他说“老师,我爸用电打鱼被电死了…”虽然那个冬天和2019年的这个冬天一样晦涩很冷,我和我的学生15岁的小土和当下的武汉偌大的城一样,竭尽全力鼓足勇气的画一个“?O”。这一天的这一笔意味着我们的面对接受也彰显着我们的担当与前行。
后来妈妈说出嫁的女儿可以回娘家过年,于是摒弃旧俗我们得已在娘家过年。牵牵连连不下十年,我们不去走亲戚,亲戚也不上我家里来。赖在娘家,于是我又难得的重温婚前在娘家过年的女儿时光景,可以饱饱的睡懒觉不用各种应酬。我妈妈不识一个字儿,一生都没有余钱,如今我都快50岁了,不知道为什么,做女儿的时候却成为我一生最无忧的光景。我不说什么,妈妈总能顺遂我意。妈妈也不说什么,我就无拘的做着女儿。
过着过着,年于我就是放假放松,窝着宅着,自在任性。我已经不习惯于走亲访友了。父亲在世时的那种过年仪式感也不看重了,家有窘困时的大有大过小有小过的清淡平常保留下来了。只要每一天过得稀松平常,包括年三十这一天,于我就是圆满。年初一那天一如旧年的每一天稀松平常的开始,于我就是欢喜。
年来年往,年是一封信,提笔365行,展笺亦动容。
沾墨,舔毫,提笔…
作者简介
好好,中学语文老师。职业被动生成,不知不觉地爱一点阅读和写作。季节性骑骑车练练字。看不懂太多套路,有社交恐惧症,敬而远之或亲而远之。简单朴素天真真诚地行走人间。
文章已获作者授权,转载请联系本刊
★关于微刊★
《春风十万里文学》微刊,是一个有稿酬的民间文学微刊,只要你有阅读量,我们就有稿酬,打赏分配另外计算。
本微刊旨在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给作者们支持鼓励,助力各位走向新的文学高峰。欢迎新老文友投稿,也欢迎大咖赐稿,让更多的文学爱好者阅读学习。
一、本微刊稿酬
1.文章阅读量达到300的,稿酬5元,达到500的,稿酬10元。阅读量超过1000的,稿酬20元。阅读量超过3000的,稿酬50元。文章阅读量超过6000的,稿酬100元。文章阅读量超过2万的,稿酬200元。此项稿酬与是否有打赏无关。
2.文章打赏部分,20元以内不分配给作者,超过20元部分,70%返还给作者。
3.阅读量达到3000以上的,期限定在发表后一个月内有效,如在一个月内达到3000以上阅读量,请联系泠盻领取稿酬最新奖励与原奖励的差额。
4.如果有诵读,文章打赏部分,20元以内不分配给作者/诵读,超过20元部分,则20%分配给诵读者,60%分配给作者,是否有诵读,由平台决定。
5.文章阅读量打赏量以3天为期,第四天结算给本人。逾期未领视为赞赏平台。三天后的打赏金额,不再返还。
6.基于本平台的发展考虑,不得不对阅读量过低的作者说不!敬请谅解。
凡投稿作者,诵读主播,默认遵守此规则。
二、投稿请加泠盻微信:37631595。
此微信仅限收稿和相关沟通。谢绝任何的无用闲聊,谢绝私聊发链接!
本微刊投稿邮箱:37631595@qq.com。选用3日内回复,未被选用不回复,敬请谅解。
三、本刊负责人及职责
顾 问:吕孟申总 统 筹:泠 盻古风雅韵主编:守望者芳林 骊歌一叠 竹林疏影 回首梦已远 王家麟散文随笔主编:灿烁 陌上花* 好好
阿 哥现代诗歌主编:虫虫 心如止水 张钊微刊制作人员:小 悠 珈 琦 光公子 泠盻
微 刊 主 播:九思 小峰先生村夫
宣传 部 成 员:不惑云间漫步阳光胭脂
玲 静陌纤尘 阿四大姐 木槿 秋歌
李佳臻 一朵云 潇潇 清风绾月
@小百合 水仙 吉霞 雁子
扫
码
关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