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悲伤的城市
今天来推本书吧,应该算我近十年来看过的小说中最爱之一——《没有悲伤的城市》。
作者是一位印度裔的加拿大人,阿诺什·艾拉尼,书中描写他从小成长的孟买,从他的字里行间能读到90年代初孟买充满鲜花、泥泞和动荡的样子。
故事线索并不复杂,主要围绕着三个颠沛流离的小孩子。
主角“我”——祥弟,认识了两个浪迹街头的孤儿“桑迪”和“古蒂”,三人在孟买街头抱团行乞,相依为命。直到遇到了一个乞丐头目,被迫陷入了暴乱漩涡,甚至有人因此丧命。主角的年龄作者没有明确提及,读来大概介于13-17岁之间,是具有极强心思冲突的年纪。
作者通过祥弟的眼睛和敏感的心灵观察着这个骚动混乱的城市,带来的感受却是十分温柔的。城市充满悲伤,但却可以逃离悲伤。
有很多书评把这本书类比《追风筝的人》,我个人而言喜欢它更多一些,和自己的口味有些关系。
《追风筝的人》始终在某种追悔和局促的气氛当中,因为主人公一生都无法原谅自己的懦弱,以致所有的笔触都是压抑仓皇的,可能相似之处是它故事里的阿富汗,与《没有悲伤的城市》中的印度一样,处在一个激流涌荡的环境中。但风筝已经陷入了某种成人式的残酷,而发生在孟买的变故,无论主角或是反派,都像被刻进了童书里,好像一闭上眼睛就能和他们分开,而没有那么切肤的痛苦。
我喜欢《没有悲伤的城市》的一个要素是基于作者的写作方式,因为我自己现在也是靠文字吃饭,企图在写作上打破一些瓶颈和僵局,然而文笔始终循环于世俗的套路里,无法脱尘。
《没有悲伤的城市》在我看来已经剥去了尘土,哪怕写最泥泞肮脏的环境,布满尘埃的恐惧和忧心忡忡的日月也特别特别特别干净,明亮得像水洗过的天空,信仰温柔的教堂和开满三角梅的花园。
主人公祥弟从小生活在一所孤儿院里,他总是隔着院墙的三角梅想象外面有一个纯净的城市,只有鲜花,阳光和天地辽阔,他给心中的城市取名叫“卡洪莎”。
怀揣着三角梅,祥弟逃离了孤儿院,他觉得自己的肋骨是一把锋利的匕首,可以让他对抗这个世界。在饥肠辘辘的绝境下他看到孟买街头的杂货店里堆满糖果,玻璃柜里的一切都让人神往,是香甜和鲜亮的。获取糖果的过程中,他遇上了那双兄妹,像几条流浪的小狗走到了一处,每天穿行于充斥着残疾、病痛和恶臭的街头,但文字读来却不会让人觉得狰狞和无法忍受。
作者在祥弟的口袋里装着三角梅的花瓣——它们始终在他的口袋里,哪怕他后来面临恐惧、压迫、惩罚和死亡的威胁,心中仍然有一片芬芳和明净的世界。
世上哪会有没有悲伤的城市呢,无论任何地方都有贫穷分离和死亡,更何况是动乱中的孟买。
但那座叫“卡洪莎”的乌托邦在男孩的眼睛里,只要眼睛是清澈的,他总能看到城市的三角梅,放进手中的食物和花环堆积的祝福。
另一位男孩桑迪他的梦想是飞翔,飞遍孟买的每一个角落,看到每一条水沟,看到所有的商店、剧院、赌场、妓院、一辈子都不需要停下来。最终他在爆炸中死去,却拥有了自由的翅膀,印度教也讲灵魂,死去之后的人终归能前往没有悲伤的地方。
我想要学习这种写作方式,但很难做到,因为作者使用了矛盾重重的叠加手法,由于他亲临过1993年孟买的种族骚乱和暴力冲突,感受过印度最底层的黑暗与挣扎,甚至把人的濒死一刻也能写得活灵活现,但通常这样纪实的故事中是没有童话的。我可以勉强自己写出童话来,写湛蓝的天际和一整墙的梅花,被太阳融化的糖果,梦想飞翔的男孩,少女在唱歌,却无法与狰狞的真实对照出画面。
沉重中拥有着斑斓的色彩,鸣鸟在垃圾堆里飞翔,你看得到垃圾,却闻不出气味,只有一张张如同胶片一般的故事。
言而总之,这是一本我特别喜欢的书,比起叙事,作者更擅长的是从复杂淤浊的现实背后捉住理想的国度和发光的年华,心里如果尚有花园一角,很容易被他打动。
嗯,今天这篇是我公众号的第100期,不知不觉写了也快两年了,期间一直接受着大家友善的留言与打赏,我也想回馈一下。
所以就在这篇文章下面抽取10个朋友送出这本《没有悲伤的城市》吧,条件是关注时间超过一年的前十位留言朋友,如果抽中又看过这本书可以发消息告诉我,再换一本送给你~
今天就这样啦,月满西楼,再战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