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板子的故事
编者按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规则》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明确确有必要的可实施教育惩戒 。对此,您怎么看?您是否有过挨“板子”的经历?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陶富海先生的《“板子”的故事》 ,希望引起您的回忆,留下您的看法!
过去流传着一句话,“棍棒底下出孝子,板子底下出英才”,好像孝子和英才都是打出来的,就连旧戏班课徒都叫“打戏”或“打娃娃”。可见,一个打字,对教育的重要性。 的确,在封建社会的学校里都备有一块用楸木做的长约50厘米左右的板状“刑具”,上面写着“扑作教刑”四个字,这种东西在学校里俗称“板子”。 板子,就是对犯人进行扑责的刑杖,分大小二式。大者用于成年犯罪,常见的公堂上老爷要打板子,就是指的此物。小者用于学校责打生徒。扑,就是击打。早在尧舜的时候,就有了这种扑打刑罚的工具,《书舜典》“扑作教刑”,孔颖达疏说“官刑鞭扑俱用,教刑唯扑而已,故属扑于教”。从那个时候起,对学生的打板子,也就是“扑”,一直沿用了几千年。挨这种用于教刑的板子,小时候是我的家常便饭,次数记不清了。挨板子的原因常常是因为淘气,不会背书,写不好大字等等,说不好哪一点犯了老师的脾气,就少不了一顿打。由于正当原因引来的正当的“挨板子”,没啥说的,活该!挨打最恼人的是蒙冤的“错案”。班里有一个叫雨蛙的同学,平时有一点鸡毛蒜皮的风闻,就颠颠地跑到教师房“报告老师”去了。有一次,他诬告我往女生身上泼水,那个姓李的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地绝对地相信了雨蛙的话,他认定,这种事就我能干出来。当然,我被不分青红皂白的美美的挨了十板子,着实冤枉。挨过板子的人都知道,被打的手,红肿热辣,满手掌烫得刺疼。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手掌贴在教室的凉凉的白灰墙上,并不停的换着位置,这样可以缓解疼痛。人缘好的同学,其他同学会将写字的“石板”,排在桌子上一长串,把手放在上面,凉凉的,感觉舒服些。这样,热了换一个,热了换一个,一次次的循环,直到手掌觉得麻木的时候。挨板子归挨板子,过了了事儿,从来不会抱怨老师,觉得老师永远是对的。当然,板子是挨过了,但该淘气还淘气,不会背书还是不会背书,以至于第二次第三次的挨下去。后来长大了,工作了,没有人提起,就绝对想不起板子了,板子在我的脑海里并没有划下多大的痕迹。要是有人说小时候,老师的板子到底给了你什么?我想,是没有记恨吧,要是非要回答,我只能说一个字,“疼”!世界上的事儿,在不知不觉的不自觉的重复着,不会休止。人类就是这样,尽管他们是很聪明的高级动物,但也往往做傻事,重复着过去的足迹,我就是这样。在我的三个儿子中,小时候,老大最淘也最任性,常常干出些令大人们哭笑不得的事儿。诸如爬高上低追鸡撵狗等,有时候三个儿子一群跟着起哄,不能说人人侧目吧,至少是不少人摇头。为了“教育”他们,我想到了板子的威慑力。于是,让木工也照式做了一块板子,作为“家法”,施以“教刑”,悬在门后边。心想,好像悬了个警棍,他们见了板子,就会产生几分害怕,就会少淘点气。有一天,老大又淘气了,他居然学起了小兵张嘎,将邻居家房上的烟囱用草给堵上了,闹的人家满家是烟,呛得都跑到了院子里。邻居知道是他干的,就跑来告状,说你家出了张嘎子。我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就去门后边拿板子。结果发现,空留钉子在墙,板子倒不翼而飞了。从躲在墙角后偷看的几双小眼睛里,我猜着,板子是他们给弄走了,我又气又笑,气反而消了。事后,只是把他们训了一排子,再没有提板子的事,也再没有做板子,板子并没有起到实效。若干年过去了,他们长大成人已经为人父了,而我有了个孙子。孙子七岁那年,刚上一年级就犯了一次“该打的”错儿,于是,我不由自主的又想到了板子。脑子里的固化印记是人们一次次重蹈覆辙的缘由,这一次,我又鬼使神差的真的用起了板子。不过,这一次没有木工做的板子,而是找了一块薄的小木板来代替。我让孙子把小手展开,手心冲上,说明为什么要打他,目的是叫他认打。小孙子不吭气,两个大眼睛胆怯地望着我,眼睛里流着的两泡泪水没有滚下来,他在忍。我的心一下子软了,有心不打了,但又想,既然说要打,就一定要打,不能在孩子面前说话不算话。于是,暗咬着牙,色厉内荏的打了四下。第一下孙子咧咧嘴,没哭,第二下又是一咧嘴,第三下第四下,他依然没哭,滚在眼睛里的泪水硬是没有落下来,我知道,这小子还真有点倔劲儿,他把泪水咽在肚子里了。我的心在颤抖,再也打不下去了,把板子扔到了一边,但还是装腔作势地说,先打四板,记下六板,下次犯了再打。孙子毕竟是隔辈人了,俗话说,“六十老子管不了三十的儿”,我这是咋了?我扪心自问。我把孙子拉在怀里,搂得紧紧的,心里老不是个滋味,嘴里像含了块黄连,苦涩难言。要是他老子在家,我又何能这样呢!像孙子一样,我把将要流出来的眼泪,也咽在了肚子里。板子打的不是手,打的是打人的和被打人的心,打在手上,疼在心里,也记在心里,知道了哪些不对要挨打,哪些对的,不挨打,有了一个起码的对错感,这就是“教刑”的辐射作用。我尝了被打的味道,又尝了打人的味道,觉得打人还是被打都不是味道。但是,通过挨板子,我尝到了做好人的味道。如今,孙子也大了,也为人父了,一家人和和美美,挺乐哉。而我也在享着这份四代同堂的“天伦之乐”,板子的事儿,早已忘到了九霄云外。有一次,我笑着问孙子,“你小时候还欠几板子”?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六板”。我又问他挨板子有什么感觉?他说,啥也没有,当时只有怕和疼,暗暗下决心,“再也不敢了”。几千年来用于“教刑”板子的历史作用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忆。如今采取启发式教学,老师对学生连句高声话都不敢说,“板子底下出英才”成了“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更不要说施以“教刑”了。万一有一点“体罚”的意思,就将会招来兴师动众的挞伐。我不知道采取适当地惩罚是否有违教学法制,我只知道我是受了“板子”的益的,改掉了许多毛病,不但不记恨老师,倒觉得老师是亲人。这大概就是我老忘不掉板子的一点遗绪吧,所以,我讲了板子的故事。至于打板子是不是教育,要我说,是的!佛教大师星云长老说,他十岁出家,每天念经做功课,有一天,师父问他,你杀过生没有,他说没有,师父就用藤条抽他,说他说谎,难道你连蚊子、蚂蚁都没打死过,他承认打死过,他是说谎了。过了一段,师父又问他,你杀过生没有?他说,杀过蚊子,师父又用藤条抽他,说,罪过罪过,你怎么杀生呢?!经过几次挨藤条,他懂得了许多佛理,后来成了大师。他总结说,打,就是教育。对待小孩的成长教育,过去有人将之比喻为“科树”,意思是,为了成材,砍去影响正常发育的枝杈,使之挺拔长高,这“科”,就是规矩,常说“作奸犯科”就是犯了规矩。还说,小孩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对儿童教育就离不开一个“打”字,打是为了叫他“长记性”,“不打不成オ",因此在过去,板子就成了“打”的工具,打学生也就成了合理合法的事情。如今,学校不打了,但在家里,家长打小孩还是普遍存在。究竟对不对,我没法说也不知道,但就我的观点来讲,我以为,“必要地适当地打几下,大概还是有必要的”。
夏县作家协会主办
夏 都 文 脉
一个致力于原创的纯文学平台
欢迎投稿:xdwm2017@163.com
也可添加微信投稿wlyhyb_131420
本期责编:阿 诚
长按或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