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河文学 · “我心向党”征文 | 马雪华:沿河两岸的叫卖声

沿河两岸的叫卖声
◎马雪华
在遥远的记忆中,响水很多地方傍水而居,沿河两岸高矮不一的民居,总见一个挑着担子身型瘦狭的老者,“呛刀磨剪子嘞,换菜刀”!声音悠远绵长,久久回荡在街道小巷中。我不知道“磨刀”为什么叫“呛刀”?是为了抑扬顿挫还是平仄押韵?不管哪样,应该算是早期广告词吧。像时代形成的年轮,一直留在儿时记忆中。
那时候,我家旁边便是菜场。农村菜场与城市菜场各有特点。农村叫“集”,上街叫“赶集”,名义上是卖菜,实际卖驴、卖猪、卖粮食种子都围绕在菜场周围,甚至还有卖衣袜鞋帽和农村生产用具的。摊位旁边放一张小方桌,方桌上有筷笼、调味品,四周条凳,这就是镇上常见的小吃摊了。
改革开放初期,即使这种普通小吃摊位在镇上也是少之又少。那时农村不富裕,穿的塑料凉鞋,夏天过后就坏得差不多了。补鞋匠就兼修另外一门技艺,剪一块皮,将烙铁烧得滚烫,把剪好的皮烙在坏掉的凉鞋处,叫补凉鞋。那时不觉得坏凉鞋有什么难为情,因为农村每家每户都是如此。补好后穿在脚上,满心欢喜,起码不会再像之前趿拉着鞋走不好路。
城市菜场则比较单一,卖菜就是卖菜,很少顾及其它。然而这并不影响它的热闹劲。虽然没有专业广告团队,小贩每人都能说上现编的广告词。有天早上,我被一老一少两个卖桔子的吵醒,那时正是桔子上市时节,便宜好吃,因为量多,并不好卖。老者扯着嗓子喊:“薄皮亮壳,只卖4角。”青年人也得编广告词,不然卖不过人家。灵机一动,叫道:“一块钱二斤半,想想又上算。”老者声音浑厚,青年音色嘹亮,两个人像斗鸡,谁也不服谁;因为音色有高有低,青年高音过后,低音立刻顶起,像音乐的和声,颇有意味。
我没事喜欢逛逛菜场,不仅因为菜场最能体现本地的风俗民情,小贩叫卖声也是别有韵味的交响乐。围着菜场周围摆摊设点是每个城市管理的老大难。不管吧,对人家拿钱买摊位的小贩不公平,又影响道路交通,缺少安全保障;管理吧,老百姓意见大,菜农也很委屈。当时有个折中办法,从凌晨到城管上班前,是流动摊贩的天下。到了上班时候,你给我走人。这叫游戏潜规则。双方配合默契,谁都无话可说。
流动摊贩售卖的蔬菜产品质优价廉,菜也新鲜,他们不会广告语,但他们也有情感,也着急卖菜。漫步在这种场合,其时已是7:30,菜农们蔬菜水果多已卖完,有人在收摊,有人在打扫,还有一个菜农面前剩一大摊蔬菜。他急了,拿着喇叭喊:“城管要来了,不跑不行了。稍微给点钱,我就收摊了。”城管那天上班早,听见立马跑过来,看到其他人都走光了,每位城管掏点钱买下那位菜农的蔬菜。
近两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到关注民生问题,关心下岗职工,对路边摆摊设点越来越人性化,城管与小贩的关系也渐渐得以融洽。
随着时代发展,地方政府对商铺门牌进行统一规划,对老旧居民区进行拆迁整改。这种进步也体现在菜场中,当年棚户菜市场已经变成了三层小楼,一楼专卖农副产品;二楼蔬菜水果,三楼家禽海鲜。“散兵游勇”式的菜贩也自觉让出马路,在规划好的菜场里经营生意。由于运输发达,天南海北的时令蔬菜应有尽有,但是总让人感觉缺点什么?缺什么呢?是以前那种热闹气氛还是小贩吆喝声?正想着,有个卖鱼头的为了宣传自己鱼头是正宗灌溉河产品,吆喝起来了:“灌河鱼头特别香,能烧菜来能烧汤……”旁边卖米酒的不乐意了,也高声道:“南来的,北往的;打鱼的,上网的;东游的,西逛的;常年四处流浪的。我劝各位别乱走,看我自酿糯米酒。成瓶的,成箱的,还有一些散装的”……
时代真的变了!连吆喝声也变得与时俱进了。
声音悠远绵长,久久回荡在街道小巷中
悠远YOUYUAN
作者简介
马雪华,盐城市作协会员,作品《苍黄》曾获盐城图书馆征文大奖赛一等奖;对联获江苏有线电视全国楹联大赛一等奖。有多篇散文、小说在《新民晚报》等全国报纸刊物上发表。

扫码关注“灌河文学”

扫码阅读《云梯关》电子书
温馨提示
近期热点:
“我心向党”主题征文活动
参赛时间:
2020年7月1日~2021年3月10日
通知链接如下:
灌河文学 | 响水县关于举办 “我心向党”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