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运动”释疑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有三处提到了“圈地运动”。由于语焉不详,造成一些疑惑。
其一:教材在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时写道:由于制呢业的发展,羊毛的需求增多。英国早就有贵族地主把土地围上篱笆,圈起养羊,后来竟进一步圈占农民的土地,驱赶农民外出流浪。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由此,许多学生认为圈地只是用于养羊,其实,这是很片面的。
在英国,圈地运动是随着牧羊业的发展而出现的。15世纪末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英国对外贸易大大发展,羊毛出口和毛织品兴旺发达,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于是,在工商业发达的英国东南部农村,地主首先开始圈地。最初,贵族地主只是圈占公有土地,后来又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簿持有农的份地。此后,一些新贵族也加入圈地行列。圈地使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得不远走他乡,到处流浪。因此,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将圈地运动斥责为“羊吃人”。
但圈地并不仅仅是作为牧羊场。随着英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兴起,人口剧增,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圈地的目的则主要变成了建立大农场,进行谷物生产。当时,英国有“欧洲的粮仓”之美誉。
其二:教材在讲英国工业革命时写道:英国资产阶级一方面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积聚了丰厚的资本,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力。一些同学据此推论,英国圈地运动自始至终得到政府的支持,是合法行为。这是一个错觉。
圈地运动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是被视为贵族地主个人的暴行,英国政府曾颁布过一系列限制、反对圈地运动的命令,以求社会安定。直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1709年国会通过第一个圈地法令后,圈地运动才合法化。据统计,仅在1760——1844年间,议会就通过了3800个圈地法,圈占土地700万英亩以上。
其三:有的同学认为,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独有的现象。实际上,圈地运动只是以英国最为典型,在欧洲大陆如德意志、法国、荷兰、俄国、丹麦等地也先后出现过圈地运动。英国圈地运动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历时300多年,欧洲大陆的圈地运动则主要发生在18、19世纪。
发表于《中学历史报》高中版2001年3月21日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