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花花花,宣扬买买买的花呗,究竟有多可恶?

名为贷款,实为掠夺。
——遇言姐
蚂蚁金服延期上市,国家金融方针的事,遇言姐不评论。
昨天,遇言姐在网上看到上海地铁13号线的花呗广告开始拆除了。
▲讲真,遇言姐对“花呗”、“借呗”这种产品名字就很反感。用轻飘飘、无所谓的语气,传递不负责任的价值观
遇言姐觉得,这些传递扭曲价值观,令人极度不适的广告,太该拆了,早该拆了。
蚂蚁花呗推出的一系列广告,已经在网上被大家吐槽了遍。
这些广告之下作,遇言姐在标题中说腻歪已经是轻的,应该说丧心病狂。
大家都声讨反对的时候照样高挂,非等到上边有动静了才连夜拆除,也是傲慢的可以。
这批广告是什么样的呢?
其中,最让大家惊骇的莫过于这一张——
一个37岁的建筑工人,用花呗给孩子过生日。
广告词是——
一家三口的日子,再精打细算,女儿的生日也要过的像模像样。
遇言姐说——
普通人过个生日,买个蛋糕、买件礼物,炒一桌菜,能花几个钱。
倘若一个家庭需要借钱给孩子过生日,怎么看都是人间艰辛啊,怎么就包装成了送温暖?
难怪看到这广告,大家的反应都是——
上一个反映父亲借钱给女儿过节的作品是《白毛女》。
如果一个拮据的父亲看到这则广告会怎么想?
我没给孩子过好生日,我是个不合格的父亲,我就是借钱也得让孩子高兴,不然的话不能体现父爱如山。
亲情绑架+道德压力,将他人的心酸当作营销工具,羞辱、践踏。
这种用心败坏的广告才应该接受文字审查不是吗?
再来看看其它的花呗广告——
36岁的电影放映员,下班后用花呗给自己买了束花。
年轻情侣用花呗四处闲逛,还美其名曰现代游牧民族。
职场新人用花呗买新家具、请客吃饭、买飞机票、给人送礼。
不管这些广告如何打着“有梦想”、“爱自己”、“促亲情”的幌子,本质都是对借消费贷这一行为的美化。装作关怀大家的样子,鼓动并不富裕的群体进行非理性消费。
而超前消费唯一的后果必定是,生活越来越拮据,日子越过越糟糕。
再加上那几句“年轻就是花呗”、“不再错过生活”、“轻轻松松下月还”、“活成你想要的样子”、“没有什么比青春值钱” 的催买广告词,强调消费的紧迫性和正义性,亲情、友情、自我、幸福感,统统被绑架,在遇言姐看来何止触目惊心。
▲这句“轻轻松松下月还”的广告词太恶心了,既然能够轻轻松松下月还,那为何要这个月借钱请客?
此外,花呗广告为了挑唆消费,与平凡的生活树立对立。
告诉穿T恤买菜的女孩:别省了,生活不止柴米油盐,借钱去买衣服买包。
告诉吃外卖的男孩子:别将就了,想花就花,借钱去国外吃顿爽翻的大餐。
告诉刚大学毕业的孩子,生活不能两点一线,借钱去环球旅行吧。
花呗最“积极”的广告,是一个边骑车边看书的外卖小哥,用花呗借钱交了成人本科的学费。
然而,作为困在系统算法里的骑手,超过70%的人表示不堪重负,他们如何能做到一边送餐一边学习?
还有一条广告是几个年轻人用花呗借钱创业——买了张办公桌。
遇言姐说,创业就应该走正当途径,去寻求融资啊,借花呗的高利贷买桌子,算是怎么回事?
这种头脑的创业者还是趁早别干了,生意非黄了不可。
花呗广告指向的是社会底层、在校学生、职场新人。
表面上的切入角度是寻找自我,增进亲情,追逐梦想,问题是所有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依靠借钱来完成。
使用者以为“投资”在自己身上,结果却是透支了自己的未来。
作为一名三个娃的老母亲,天天在地铁看到的都是这种赤果果鼓动年轻人借钱享受的广告,真担心孩子的价值观走歪。
前些年,谷歌、脸书纷纷禁止从80年代开始兴起的“发薪日贷款”(payday loan)的广告。
“发薪日贷款”针对发薪前断了粮的年轻人,为捉襟见肘的他们提供高利息小额贷款。
平台认为,这种贷款是不道德的,它创造了一种路径,让没有存款、没有抵押、没有良好信用评级的个人也能超前消费。
名为贷款,实为掠夺。
名义上是帮助大家度过青黄不接的时期,实际上会造成消费债的恶性循环,而鼓励穷人贷款消费是不道德的。
在金融相对自由的国家尚且有这种约束,为什么我们就能让花呗广告贴的满大街?
花呗广告不是阿里系唯一的问题所在。
事实上,阿里系有非常多类似的广告,不断催化消费主义一再升温。
比如——
“只要我还有快递收,就还有梦想可以做。
女人们在爱豆供养这件事上毫不手软。
没有什么问题不是一支口红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能,那就来一套。”
几年前,天猫微博祭出——
“没有一个姑娘因为买买买而贫穷,特别是好看的姑娘”,“男人擦泪不刷卡,那是万恶的旧社会”。
之后,北大博导戴锦华教授驳斥:我不相信女性可以通过买买买来提升社会地位。
去年,遇言姐也曾写过文章谴责电商借女权的热度营销。
作为一家知名大企业,阿里系的广告创意维度之低让人难以置信,与身份体量全然不符。
而今蚂蚁金服上市骤停,个中详情遇言姐不了解、不评论。
但是这些年来,阿里系一直在推广的价值观必须要修正了。
作为一名母亲,我不希望孩子在消费主义无孔不入的裹挟中生活。
好在甜豆姐俩很小年纪时,我就带着她们阅读了《小狗钱钱》、《穷爸爸、富爸爸》,姐俩都知道一条戒律——永远不要借消费贷款,宁可不擦口红,也不要借钱买口红。
▲《小狗钱钱》是一本很适合给小孩子读的书
昨天,遇言姐去超市时,听到收银员小姑娘兴奋的说,她的花呗额度提升到6万了。
一个月薪几千块的妹子,不知要这个额度干啥用。
花呗的信用,做房贷的时候银行不认的吧?那就应该用信用卡来消费啊。
最近十年,人们变得更容易负债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借贷的原因是过度消费、超前消费。
对于我们自己,要记得——
可以享受“买买买”、“fun生活”的乐趣,但要知道,生命有限而消费无限,不能透支有限的生命为无限的消费买单。
以及,人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活着,自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END-
10月23-25日,中国演说大学《席越的沟通课》3天2夜讲师班课程成功举办,11月27-29号第二期,也将与你华丽相逢。你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个像明星一样闪闪发光的高情商课程讲师吗?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详询课程助理艾米莉。
点击原文链接,成为“明星”沟通达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