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在少年的时候,都喜欢幻想未来,说自己长大了以后如如何。但在骨子里,他们其实更相信世界不会改变,万古永如今日。他们觉得自己永远会这样精力充沛,元气满满,脸上布满胶原蛋白。
父母永远是健康的;
朋友永远是相伴的;
就连校门口的那个小卖部,也会永远热热闹闹地卖着水晶泥和辣条。
事实上当然不是这样。
在我毕业以后,就不断感受到周围人和事的变化。不光是我,估计任何一个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这里当然那有好的变化,但也有不好的变化。
同龄人就像一个庞大的队伍。走着走着,就渐渐开始有人掉队。掉队的原因各种各样,比如灾难,比如车祸,但更多的是疾病。
我相信,读这篇文章的人,大多数都参加过同学同事的募捐,大多数都震惊地说过“前一段见他还好好的啊”。这些事情绝对数量也许不是很多,但每一件都让人惊心动魄,足以打破少年人的幻梦。
它时时刻刻用四个字来提醒你,那就是:
人生无常。
现代都市的节奏太快。996往往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据说还是一种“福报”。很多年轻人由于积福的缘故,身体都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精神疲惫,身体透支。有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轰然倒下。
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他们一旦倒下,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哪怕疾病并不致命,也会引发整个家庭的全然溃败。生活在这个年龄段,老人需要照顾,孩子需要抚养,一旦断了经济来源,家庭马上就会出现巨大的危急。至于ICU 的巨额花费,就更不用说了。大家看看一年多前的刷屏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就知道那是一个多么可怕的黑洞。
还记得这篇文章么?
我们不是神,没有办法支配自己的生命。但是我们可以避开困境,我们可以不被挤到死胡同里去,我们可以不被逼着做惨痛的选择:这救命的钱,你掏不掏吧?
我们少年的时候想做英雄,改变这个世界。现在的我们知道自己是普普通通的人,只想守护好一个平凡的人生。
可哪怕如此渺小的一个愿望,有时候也并非易事。在突如其来的力量面前,我们就像尘砂和蝼蚁。
生活可能开始安稳,有房有车,岁月静好,但一个浪头打来,整个生活就会变得面目狰狞,四分五裂。
这就让人想起古老的四个字:居安思危。
或者就像《圣经.传道书》里所说:
光本是佳美的,见到日光也是可悦的。人活多年,就当快乐多年。然而也当想到黑暗的日子,因为这日子必多。
02
但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有很多手段可以避开风险。
想到黑暗的日子,我们会存储火种;想到生活的刀剑,我们会披上铠甲。这个火种、这个铠甲就是保险。
看到这两个字,大家可能会嘴角一挑:哼。
其实商业保险是人类古老的智慧,也是人类伟大的创举。我在《押沙龙世界史》里谈威尼斯的时候,就特意谈到“海运险”是如何催生了威尼斯的航海时代。
我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听说有“保险”这个东西的时候,也是吃惊得目瞪口呆:平时交点儿钱,家里万一失火,人家就会全额赔付你。我觉得这简直太神奇、太先进了:这么聪明的主意,怎么就没人早点儿想出来?
那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一说到商业保险,就有点鄙视呢?
很简单,因为有人把这个行业给搞乱了。保险业存在很多人为的陷阱,外行很难搞的清楚,一不留神就会掉坑里。天长日久,大家对保险的印象就越来越负面。
我可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比如说有个东西叫分红险。
最典型的分红险是这样的:一年交几万元保费,交满三年后,每三年就可以返还一笔钱,退休以后每年还可以拿到一笔钱。另外还有分红,分红最高档最终能拿回的保证保障,可以达到已交保费的五倍。
当然也不一定是“退休“,也可以是“养老时”、“孩子上学时”、“孩子成人时”“等等。
听上去是不是很好?
连我都想去买一份。
实际上,分红险是2008年股灾后的产物。
当时,保险公司兜售了大量的投资连结保险(投连险),谁知道A股狂跌,投连险也亏得一塌糊涂。保险公司没办法,就推出了这个“分红险”来刷业绩。
这个保本保息的分红险有三个特点:
保费高、收益低、无保障。
第一,保费高。对于中产家庭来说,一年保费好几万,要占用大量财务资源。保险周期动不动几十年,你要想中途想提前拿回钱,就要损失大量本金。
第二,无保障。你觉得买了分红险就是买了“保险”。其实它的保额等于保费。这跟“保险”的理念背道而驰,可以根本就没有安全保障。
第三,收益低。用财务现金流分析工具里精算下来,真正的回报比一年定期还低。
你要理财就去认真理财,要购买安全保障就认真去购买保险,把两个东西混为一谈,最后两边都得不到,白白掉进一个大坑。
这个坑有多大呢?有人估计坑里已经被劳动人民填了上万亿元人民币。
这个坑还有一个升级版,那就是趸缴万能险。
什么叫趸缴呢?分期付款叫期缴,一次性交清就叫趸缴。
那什么又叫万能险呢?就是“Universal Life Insurance”,Universal翻译过来是”万能”。
万能险可以随时提取账户,不用遭受本金损失。如果你买的是期缴万能险,确实比较灵活方便,可现在银行大量销售的都是趸缴万能险。而这个趸缴万能险其实就是分红险的升级版。
它就是把不透明的保险公司的分红,变成透明的公布利率。但如果把每个月的利率全部拉平,跟同期的货币基金收益基本上差不多。
折腾了半天,你就等于买了个基金而已。
而理财基金和安全保障完全是两回事,把它们混在一块,不会有好结果。因为你会搞不明白:你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03
上面说的是险种上的坑。这些坑只要你肯琢磨,还可以规避一下。
但如果是行业操作不规范导致的坑呢?那花样实在太多了,外行躲过这个掉进那个,实在是防不胜防。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投保的时候往往要填一份“健康告知”。
保险代理人就会指导你:听我的!所有健康告知必须都填否!如果你填了有,保险公司就不会赔你了。你都填否,熬过两年,保险公司就必须赔钱!
你弱弱地问:填假的,要是被发现了怎么办?
代理人拍着胸脯说:放心!不可能!真有麻烦,你找我!
实际上当然不是这样。
真出事了,保险公司要举证你,那是易如反掌。他可以查你的社保记录,可以查你的医疗记录,甚至可以走访你的公司单位、亲朋戚友。你要是撒了谎,对方稳稳地可以证明你撒谎。
它会以“客户没有如实告知身体情况”为理由,拒绝赔付,甚至拒绝偿还已交保费。你啥都没了。
再去找拍胸脯的代理人?
上哪儿找去?
这是老坑,现在还有新坑。
比如有名的网络保险互助平台:水滴互助、抗癌公社、e互助、人人互助,等等等等。这些平台做的是好事,大多数参与者本心也是好的,但是如果把这个当成安全保障,就会出大乱子。
比如说有人问:
在某个互助平台上,最低只要交1元,万一得了重疾就可以得到最高10万元封顶的保障。这个靠谱么?说实话,这个不是很靠谱。
为什么?因为互助会组织筹集了资金,但并没有合适的监管,科学的风控,没有精算师,没有核保员,就靠大家自觉。天长日久发展下去,越是身体不健康的人,越会参与这样的互助,整个体系就很容易崩盘。
这完全是挑战人性的行为。互联网能改变很多东西,但唯独改变不了人性。
所以,对这种互助组织,只能抱一份平和的态度。真能帮到自己更好,帮不到就当捐献爱心,不能把自己的安全寄托在“互助”的形式上。
04
我们虽然想获得安全保障,但作为外行,确实很难避开所有这些坑。
首先,我们不懂这些专业知识。
其次,我们的一些观念本身也有问题。
比如我们经常颠倒保障的作用,把理财和保险混为一谈,总想一勺捞俩丸子。
我们也往往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换句话说,就是没法把保险产品和自己的实际需求、财务状况做个匹配。
那怎么办呢?
很简单,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去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
孙明展老师是中山大学统计系硕士毕业,国际金融理财师,中山大学金融系、统计系专业硕士导师,“谱蓝”品牌创始人。为了更好地帮助每个家庭配置到适合自己的、性价比高的保障方案,他还特地研发了“谱蓝”人工智能系统。
一举获得国家科技金奖,并凭借此帮助数百万家庭解决了家庭保障需求,获得了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凤凰网、腾讯网、今日头条等社会及行业权威媒体的官方报道、倾情推荐!
跟市面上保险代理人以产品为导向不同,孙明展老师团队是针对“家庭保障”这一块展开咨询服务的。
押司之前也试过把孙老师推荐给朋友。朋友咨询之后,把理财师推荐的几款产品都仔细看了条款,也咨询了保险公司,发现还是很中肯,而且不会进行错误引导,也不会强迫购买。
重要的是,他们不为任何一家保险/基金公司做广告,规划师是5年以上从业经验的行业资深人士。
他们提供保障全面的家庭资产配置规划服务,会站在你的角度,为你量身定制适合的方案。孙明展的机构能提供哪些定制化规划服务呢?
家庭成员保障责任综合评估;现有保险产品的性价比分析比较;基于家庭状况和需求的综合保障规划构建;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个这样的专业指导,还有一份:免费咨询的福利:只要关注公众号:孙明展发送暗号「押司+你的手机号码」即可免费获得孙明展老师及其团队赠送的,价值800元的量身定制的,家庭保障规划一份。
发送「押司+你的手机号码」
免费领取▼
ps:这一份家庭保障规划是免费的,只要你确实需要,并投入了学习。希望一次健康和财务的审视之后,你收获的不只是风险保障,更重要的是,你拥有了一项规划自己人生的能力,这将是一种更大的收获。已经购买过保险的朋友也可以让老师分析一下保单,这是免费的咨询,大家都可以参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