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洛阳博物馆必看展品)

洛阳博物馆五大镇馆之宝?

白玉杯:高11.5厘米,口径约5厘米,1956年出土于洛阳曹魏正始八年墓,以和田玉琢成,玉质莹润细腻,杯壁厚度均匀,通体光素无纹,曲线流畅优美,是该时期艺术水平极高的玉器珍品。

黑釉三彩马:高73、长84厘米,四足挺立,头颈上昂,眼视前方。全身黑色,唯马面、鬃、背、尾、蹄为白色,间施酱黄色花斑,马鞍鞯为绿、黄、白三色相间,背垫褐色釉的革带为饰,革带系绿色或棕色的圆形骑马浮雕垂饰15枚。

青铜爵:高22.5厘米,流、尾长31.3厘米,壁厚0.1厘米,窄长流、尖长尾,针状双柱矮小,细腰、瘦腹,扁带状扳,三棱锥状足。腰腹正面装饰一排乳钉,共5颗,夹在两道凸弦纹之间。

石辟邪:东汉石辟邪为黄砂岩雕刻而成。长1.9米,高1.3米,体态肥硕健壮,阔首、颈细长,昂首,阔口大张,口吐长舌,瞠目张耳,屈足前伸,前足5爪,后足4爪,形似放大了的犬。

黄金鹿:西汉中期的鹿形金箔,重不足20克,高5厘米,长7厘米,首尾上翘,呈弯曲状,底部有活动的环钮。整个鹿形金箔是用薄金片剪刻成的。

洛阳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洛阳博物馆是我国第一批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这座博物馆的位置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的隋唐里坊区,博物馆整体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而且还有具有观光性质的观光塔。洛阳博物馆有四大镇馆之宝,而不是十大鎮館之寶。

洛阳博物馆四大镇馆之宝

1.母鼓铜方罍 所处时期:商朝

  母鼓铜方罍是河南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是一件在商朝时期专门用来装酒的一种器具,这个器具主体是用青铜的材料打造而成的,它的形状非常的优美,整体的造型偏向于四方形,上面有着各种动物和形状的浮雕,整体看上去非常的威严。

2.孝亲叔牝方彝 所处时期:先秦时期

  孝亲叔牝方彝这件文物在古代文献历史中有记载,这件物品是母亲王姒赏赐给自己儿子的叔牝贝币,而后其儿子为了纪念母亲所赠与的物品,将叔牝贝币制作成了方彝,这件古物其所具有的艺术文化和历史含义非常的深刻。

3.泥塑人面像 所处时期:北魏时期

  泥塑人面像是一件佛教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物,通过考古学家发现,此人面像是存在于北魏时期的,当时的佛教文物非常的深厚,而这座存在于永宁寺的泥塑人面像,更是非常具有代表性,整体的制作工艺非常的出色。

4.三彩黑釉马 所处时期:唐朝

  三彩黑釉马是一种体现了唐朝年间普遍审美的文物,这件文物是在龙门东山北麓的唐安菩夫妇墓中发掘的,整体的保存度还是比较完整的,其上的色彩和纹路都清晰可见,属于唐三彩中的珍品。

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

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乳钉纹铜爵,它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酒器,在文物界享有“中国第一爵”的美誉。它常常作为我国最早的青铜珍品出国参加各种文物展览,是一件弥足珍贵的国宝文物。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待在这一整天也不会觉得腻,洛阳博物馆实行免费不免票,凭身份证拿票。

洛阳博物馆的五大镇馆之宝是什么

洛阳博物馆的五大镇馆之宝分别是:乳钉纹铜爵、白玉杯、三彩黑釉马、金丝楠木塔和石辟邪。乳钉纹铜爵1975年出土于偃师二里头遗址,爵高22.5厘米,流、尾长31.3厘米,壁厚0.1厘米。白玉杯1956年出土于曹魏墓,杯高11.5厘米,杯体抛光细润,线条流畅,给人以美在天然的感受。三彩黑釉马1981年出土于唐代安菩墓,马高73厘米,膘肥雄浑,造型雄健有力。清代金丝楠木塔1973年由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调拨而来,该塔通高约6米,重量近4吨,为八角攒尖顶式宝塔,共计3层。东汉石辟邪1992年出土于孟津县油坊街村,由整块石灰岩雕成,长2.97米,宽0.9米,高1.9米,昂首挺胸,张嘴吐舌,威风凛凛,栩栩如生。

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是哪几件

夏代乳钉纹青铜爵、东汉石辟邪、曹魏白玉杯、唐代三彩黑釉马、清代三层金丝楠木塔。

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隋唐里坊区西北隅,北临洛浦公园,南接洛阳植物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洛阳市的文化地标。

洛阳博物馆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4。2万平方米,地下2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与文化交流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