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为什么被称为三国奇人呢(嵇康为什么被称为三国奇人之一)

嵇康为什么被称为三国奇人?

因为他风流倜傥,身材伟岸,风采让无数人倾倒,即使是赤裸着上半身,依旧让无数文人视为是最文艺最高雅的画面。

嵇康是一位奇人,他身长七尺八寸,容貌出众,却不注重打扮,看上去十分邋遢。嵇康崇尚老庄,经常吞食内丹,自己在山林当中吟诗长啸。

这样一位看上去似乎有些“精神疾病”的怪人,在当时却是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就连文人也将嵇康视为偶像,无他,实在是嵇康太有才华。

嵇康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他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等主张,倡导玄学新风。在当时,嵇康的主张成为潮流,他的一举一动成为名士的标准,许多人争相模仿他,以求出名。

然而嵇康却不求出名,或者说在他的心中根本就没有名利两字。司马氏专权以后,数次礼聘他为官,然而嵇康却不屑一顾,坚拒出仕司马氏。嵇康是一位性情中人,据说有有一双青白眼,见到自己不喜的人就会翻白眼,而见到自己欣赏的人,就会翻出青眼,从不掩饰。

嵇康对许多所谓名士都不屑一顾,他因此惹怒许多权贵,然而众多年轻人却非常崇拜他,成为他的“粉丝”,比如钟会,就是其中比较铁杆的一位。钟会曾拿着自己的作品找到嵇康,希望让他评价,然而嵇康却沉浸在打铁当中,对他不加理睬。自此以后,钟会在心中对嵇康产生怨恨。

景元四年(263年),嵇康的好友吕安的妻子被他的长兄吕巽侮辱,吕安准备状告吕巽,然而嵇康与两兄弟都是朋友,于是劝说吕安不要揭发家丑。吕安听从嵇康建议,然而吕巽却担心吕安状告他,于是反咬一口状告吕安不孝。

吕安被抓捕以后嵇康替他求情,却惹怒司马昭,同时“黑粉”钟会也在此时落井下石,诬陷嵇康,捏造他的罪证。最终司马昭下令处死嵇康与吕安。

行刑前,三千多名太学生集体为嵇康求情,司马昭不许。嵇康表现得十分从容,他向长兄要来自己的琴,抚出《广陵散》,曲毕以后叹息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晋书》)随后嵇康慷慨赴死,周围的文人无不落泪。

嵇康是真正的名士,他与那些故意放浪形骸,沽名钓誉的人不同,与那些只知清谈玄学,自诩名士的伪君子亦不同,他做事从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他不畏权贵,向往自由,他是那个时代真正的贵族。而嵇康的死,亦代表着曹魏时代的落幕,西晋时代的开启。

嵇康墓里为什么出西汉文物?

嵇康墓,又称嵇中散墓,位于安徽省涡阳县石弓镇嵇山南麓(原属宿州临涣县),是安徽省旅游景点。涡阳建县前属宿州。

嵇康(224-262) 字叔夜,谯銍(今安徽涡阳石弓)人。三国曹魏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嵇康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曾用老庄的自然学说与司马奉行的“礼教”相对抗。因政治上拥护曹魏,为司马昭所杀。临刑前,三千太学生向司马氏请求留下嵇康做他们的老师,不许。他索琴弹一曲《广陵散》,音韵如常,神色不变。他说:“不恨身死,只恨《广陵散》失传。”随之从容就刑,死时年仅39岁,死后葬在故里嵇山石窟墓中(今涡阳石弓镇郭土山——又称嵇山)。嵇康著有《与山巨源绝交书》、《难自然好学论》、《声无哀乐论》、《琴赋》等。

所以,嵇康墓中出土前朝文物是很正常的现象。

嵇康的琵琶名?

嵇康擅长的乐器是古琴,不是琵琶。

嵇康(公元224年-263年,一作公元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自幼聪颖,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尤为喜爱老庄学说。早年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拜官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司马氏掌权后,隐居不仕,拒绝出仕。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因受司隶校尉钟会构陷,而遭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嵇康临死对儿子说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你要是社会上交往和地方官交往,你一定要谨慎小心,因为攀龙附凤,不一定是非常好的事。常言后来就流传了一句成语说官前马后少绕哒。

第二句话:和人交往,你一定要淡定,比如说这个小人,说那个人的话 背地里说,你最好管住你的嘴,不要加上去议论他人和别人。因为这个人说事非 定是事非人 。

第三句话说:在酒桌上你一定要保持淡定,比如在酒桌上,张三李四两个在吵嘴在吵架,你的立场不稳你最好不要帮张三李四,不要交言,也不要拉仗,你说不好意思 你们先聊,我上个厕所 去去洗手间。

嵇康临死前三句忠告?

嵇康临死前写给儿子一封信《家诫》,一再告诫儿子要注意人情世故,对待官吏要敬而远之,不能太亲密;

当别人因贫困来求接济时,也只能接济一点,接济多了反而不好;当别人争论时,最好不要参加;

当别人在说悄悄话时,要赶紧离开;对不了解的事,一定不要发言;

不要强求别人喝酒,当别人劝你喝酒时,你要少喝,并且要装得醉醺醺的样子。

嵇康养生论注音原文?

回答:嵇康养生论读音:jī kāngyǎng shēng lùn

养生论

嵇康 〔魏晋〕

  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云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过此以往,莫非妖妄者。此皆两失其情,请试粗论之。

  夫神仙虽不目见,然记籍所载,前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也。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余岁,下可数百年,可有之耳。而世皆不精,故莫能得之。何以言之?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劲刷理鬓,醇醴发颜,仅乃得之;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发冲冠。由此言之,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

  夫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燋烂,必一溉者后枯。然则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而世常谓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轻而肆之,是犹不识一溉之益,而望嘉谷于旱苗者也。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

  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不知区种可百余斛。田种一也,至于树养不同,则功收(一说“功效”)相悬。谓商无十倍之价,农无百斛之望,此守常而不变者也。且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薰辛害目,豚鱼不养,常世所识也。虱处头而黑,麝食柏而香;颈处险而瘿,齿居晋而黄。推此而言,凡所食之气,蒸性染身,莫不相应。岂惟蒸之使重而无使轻,害之使暗而无使明,薰之使黄而无使坚,芬之使香而无使延哉?故神农曰“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者,诚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而世人不察,惟五谷是见,声色是耽。目惑玄黄,耳务淫哇。滋味煎其府藏,醴醪鬻其肠胃。香芳腐其骨髓,喜怒悖其正气。思虑销其精神,哀乐殃其平粹。

  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易竭之身,而外内受敌,身非木石,其能久乎?其自用甚者,饮食不节,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致乏绝;风寒所灾,百毒所伤,中道夭于众难。世皆知笑悼,谓之不善持生也。至于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损成衰,从衰得白,从白得老,从老得终,闷若无端。中智以下,谓之自然。纵少觉悟,咸叹恨于所遇之初,而不知慎众险于未兆。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而怒扁鹊之先见,以觉痛之日,为受病之始也。害成于微而救之于著,故有无功之治;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仰观俯察,莫不皆然。以多自证,以同自慰,谓天地之理尽此而已矣。纵闻养生之事,则断以所见,谓之不然。其次狐疑,虽少庶几,莫知所由。其次,自力服药,半年一年,劳而未验,志以厌衰,中路复废。或益之以畎浍,而泄之以尾闾。欲坐望显报者,或抑情忍欲,割弃荣愿,而嗜好常在耳目之前,所希在数十年之后,又恐两失,内怀犹豫,心战于内,物诱于外,交赊相倾,如此复败者。

  夫至物微妙,可以理知,难以目识,譬犹豫章,生七年然后可觉耳。今以躁竞之心,涉希静之涂,意速而事迟,望近而应远,故莫能相终。夫悠悠者既以未效不求,而求者以不专丧业,偏恃者以不兼无功,追术者以小道自溺,凡若此类,故欲之者万无一能成也。善养生者则不然也。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泊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然后蒸以灵芝,润以醴泉,晞以朝阳,绥以五弦,无为自得,体妙心玄,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若此以往,恕可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何为其无有哉?

嵇康与钟会的对话谁赢了?

嵇康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他对司马氏政权不满而辞去官职,开了个铁匠铺维持生计。有一天,司马氏集团中的钟会去见嵇康,嵇康正和“竹林七贤”另一人物向秀在大树下打铁,对钟的来访不予理睬。钟会只好掉转马头准备离去,这时嵇康问他听说了什么又见到了什么,钟会就用这句话来回答他。钟会怀恨在心,向司马昭说稽康的坏话,司马昭便把稽康杀了。这是后话。

从语言的角度来看,钟会的话是典型的“车轱轳话”,表面上听起来说来说去的,实际上没什么内容。钟会是用这种回答来给自己下台阶,以便从尴尬的场面中解脱出来。

表面上看,稽康当时占了上风,但钟会在司马昭那儿说稽康说的坏话,导致稽康致被杀,因此,从结果上看,是钟会羸了。

世说新语嵇康主要事迹梳理和分析?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兄喜,有当世才,历太仆、宗正。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

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

以为神仙禀之自然,非积学所得,至于导养得理,则安期、彭祖之伦可及,乃著《养生论》。

嵇康的最有名的两个故事?

《坚拒出仕》和《广陵绝响》。

《坚拒出仕》讲的是钟会盛礼前去拜访嵇康,遭到嵇康的冷遇,并且两人留下经典的对话。嵇康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广陵绝响》讲的是嵇康出面为吕安作证,因而触怒了司马昭,司马昭一怒之下,下令处死嵇康与吕安。嵇康行刑前弹完一曲,并感叹“《广陵散》从此要失传了”。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