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羊肉起源于什么朝代(涮羊肉起源于哪里)

涮羊肉起源于什么朝代(涮羊肉起源于哪里)

北风呼呼地刮,这国庆之后,天就黑得越来越早了,天气也越来越冷了……

涮羊肉,也该安排上了!

红白相见的羊肉片,翠绿的韭花,奶白的汤汁,把厚薄均匀的肉片放入滚烫的汤锅,轻涮两下,待羊肉变色再捞回碗里,佐上调配已好的蘸料……

清末民初作家徐凌霄就在他的《旧都百话》一书中写道:

“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

涮羊肉,又叫“羊肉火锅”,是一道著名的京菜,更是地地道道的宫廷御膳。

昔日康熙、乾隆皇帝为了彰显国力,曾经举办过好几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涮羊肉就是其中的菜品之一。

据说,一直到了清朝光绪皇帝的时候,北京民间开羊肉馆的掌柜买通了宫里的太监,宫中涮羊肉的秘方才被偷了出来,普通百姓才能品尝到这非比寻常的美味!

那徐凌霄说涮羊肉来自“北方游牧遗风”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还得从涮羊肉的起源说起。

相传涮羊肉最早起源于元代,彼时元世祖忽必烈带着大军出征,一天,他非常想吃家乡菜清炖羊肉,就下令军中随行的伙夫给他做。然而就在军中的伙夫在后厨杀羊宰肉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前方的探子忽然来报,说敌人杀了过来。忽必烈一心想吃羊肉,本就饥肠辘辘的他想起记忆中的美味就饿得更厉害了。他一边命令大军收拾行装出击迎敌,一边气势汹汹地走进了伙房兴师问罪“羊肉呢?我的羊肉!”

当年蒙古兵煮肉,多是大块大块地煮,这边伙夫杀完羊宰好肉才刚把水烧开,就听见了外面忽必烈怒气冲冲的质问声。伙夫随军多年,对忽必烈暴烈的脾气早就有所耳闻,眼看着暴脾气的忽必烈走近,吓得是七魂丢了三魂。就在这危急关头,伙夫忽然灵机一动,拿起利刀,抓起羊肉,快刀一连切了几十片薄羊肉丢进滚水里

锅中又薄又长的羊肉片很快就变了颜色。伙夫赶紧把烫熟的羊肉捞起来,撒上盐,再加上些许葱花,把羊肉片汤献给了忽必烈。饥肠辘辘的忽必烈端了碗,大快朵颐,只觉得这羊肉鲜嫩无比,美味极了!美餐一顿,忽必烈就骑马上阵,带着军队打了胜仗,后来,他又让伙夫给他做这种羊肉汤,并且赐其名为“涮羊肉”

羊肉性温味甘,中医经典《本草纲目》认为羊肉有“益精气、疗虚劳、补肺肾气、养心肺、解热毒、润皮肤之效”

唐人虚诜的《本草食疗》中,更是说“凡味与羊肉同煮,皆可补也”

都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汤补”,冬季常吃羊肉、多喝羊汤就对身体有着极大好处,不仅能帮助人抵御寒冷,更有补虚温中的作用。

孔子有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出来无数的文化瑰宝,而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华饮食文化,与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