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最热的时候
在2021年到来的时候,每一个节气都有它存在的时间,也有它结束的时间。那么三伏天具体会在哪一个时间段到来呢?它又会持续多久呢?这都是我们首先需要去进行了解的,在这之前,我们更是需要去注意到如何计算三伏天到来的时间。夏至不仅是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还决定着当年“三伏天”的长度。据了解,“三伏”的具体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传统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
2021三伏天开始与结束时间表
初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共10天。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三伏天哪伏最热?
三伏天最热阶段:中伏
1、说到三伏天中哪一伏最热,就要提起民间一句俗话“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意思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属“三伏”,而“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热。末伏过后天气渐渐凉爽。
2、首先因为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3、另外,夏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三伏天闷热的重要原因。
4、在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5、而进入了末伏天后天气渐渐凉爽,早晚比较凉快,中午还是比较热,每个地区会有所不同。因为末伏已是立秋后,即使是俗称的“秋老虎”,白天热,早晚还是凉爽的。
三伏天来临,在这段时间内,温度特别高,达到顶峰,空气中到处都是潮湿闷热,人们感觉特别烦闷难受,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所以三伏天养生显得格外重要,此时养生注重“三补一去”,即补阳、补水、补气、去火。
补阳
三伏天养生要注意“补阳”。这个时节,空气中的温度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为了适应这种天气,人体大量排汗,使人体的阳气“表盛内衰”,很容易导致阳气宣发太过而使体内的阳气匮乏。如果在这种时候为了防暑降温而食用过多的冰冷食物,更容易导致内寒,使得体内的阳气更加的衰退。所以,在三伏天也要注意“补阳”,可以多嗑葵瓜子,也可以多吃韭菜、羊肉等温补的食物。
补水
三伏天气,人体出汗量更大,更容易出现缺水的情况,就算有空调能减少人体排汗,但长期在空调房中呆着,空气特别干燥,人体也很容易缺水,所以,“补水”显得格外重要。除了注意补充白水之外,还要多喝汤,多吃水果蔬菜,这些食物当中都有相当大的水分,在给人体提供营养物质的同时也能提供水分。注意不要在渴了之后想到要喝水,不渴也要随时注意喝水。
补气
夏季人体口干舌燥、浑身乏力,特别容易感觉疲惫,这都是气虚和阴虚的表现。再加上高温排汗多,气随汗出,极容易导致气虚。对于容易气虚的人来说,三伏天补气应该多吃小米、粳米、菜花、胡萝卜、香菇、豆腐、马铃薯、牛肉、猪肚、鸡肉、鸡蛋、鲢鱼、黄鱼等,这些食物都能给人补气,让人身体更强壮,健康度过三伏天。
去火
夏季天气闷热,会使人的心情很不爽,急躁、焦虑、失眠等情绪随时会出现,很容易引起肝火上升,所以,三伏天养生“去火”不能少。想要去火,可以多吃一些凉性的、解暑排毒的食物,不如苦瓜、西红柿等,还可以多喝牛奶,吃一些鸭肉,不仅补体还能去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