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的作者之谜
每当读到”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这样质朴动人的诗句,我们不禁要问:古诗卖炭翁的作者是哪位诗人?其实,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之手,是他创作的五十首《新乐府》诗中的第三十二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辉煌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卖炭翁》正是这一创作理念的典范之作,通过描写一位卖炭老人的悲惨遭遇,深刻反映了中唐时期的社会矛盾。
白居易创作卖炭翁的背景
古诗卖炭翁的作者是白居易,这一点在历代文献中都有明确记载。那么,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首诗呢?这要从当时的社会环境说起。
中唐时期,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财政困难,百姓生活困苦。白居易在担任左拾遗期间,亲眼目睹了”宫市”制度对百姓的盘剥。所谓”宫市”,就是皇宫派人到市场上强买强卖,实际是变相的掠夺。诗人通过《卖炭翁》这一典型事例,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批判。
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创作《卖炭翁》时年仅35岁,正值他政治热诚最高、创作力最旺盛的时期。这时期他还写下了《观刈麦》《杜陵叟》等反映民间疾苦的著名诗篇。
卖炭翁的艺术特色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古诗卖炭翁的作者是白居易,那么这首诗有哪些艺术特点呢?
开门见山说,全诗采用白描手法,语言平实质朴,却极具感染力。”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短短十四个字,就生动刻画出一个饱经风霜的卖炭老人形象。
接下来要讲,诗歌结构精巧。前半部分详细描写老人伐薪烧炭的艰辛;后半部分突然转折,写老人千辛万苦运到市集的炭被宦官低价强买。这种强烈对比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最终,诗人虽未直接发表议论,但通过”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等细节描写,让读者天然体会到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卖炭翁的文学地位
作为古诗卖炭翁的作者,白居易通过这首作品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卖炭翁》不仅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首诗被收入历代各种诗选,成为现实主义诗歌的典范。在现代,它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成为学生必读的古典文学作品。诗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等名句更是广为传诵。
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的《卖炭翁》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元稹的《田家词》等作品一起,构成了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重要篇章,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学遗产和历史见证。
白居易的其他代表作
虽然我们已经确定古诗卖炭翁的作者是白居易,但这位辉煌诗人的创作成就远不止于此。他一生留下近3000首诗作,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堪称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巅峰之作;抒情小诗《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等清新天然,脍炙人口;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系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
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著称,真正做到了”老妪能解”。这种平易近人的风格使他的作品在民间广为流传,对后世诗歌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