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核心含义是指:
长期接触某种好的想法、品德、习性、学问或环境气氛,使人受到好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积极的教育、感染、培养和塑造。
我们可以从下面内容多少方面来领会和解释“熏陶”:
1. 强调方式: “潜移默化” 是熏陶的核心特征。它不是在短期内进行直接的、强硬的灌输或说教,而是像“熏”和“陶”的本义(用烟火慢慢熏染;用水土慢慢塑造陶器)一样,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无形的渗透经过。影响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
2. 强调环境或对象: 熏陶通常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气氛或榜样。这个环境可以是:
家庭环境: 书香门第的家庭熏陶孩子热爱读书;父母正直美德的行为熏陶孩子的品德(家风熏陶)。
学校环境: 浓厚的学术气氛熏陶学生的钻研灵魂;杰出的师资熏陶学生的治学态度(学风熏陶)。
文化/艺术环境: 长期欣赏古典音乐熏陶音乐素养;沉浸在艺术气氛中熏陶审美情趣(艺术熏陶、文化熏陶)。
社交圈: 与品德高尚、聪明渊博的人交往,受到其言行的熏陶。
书籍/作品: 阅读经典名著陶冶情操、熏陶想法。
3. 强调结局: 熏陶的结局是使人在想法、品德、性格、气质、情趣、聪明等方面得到积极的、良性的进步和塑造。它使人变得更杰出、更有素质、更有内涵。
4. 常见搭配:
受到熏陶: 在好的环境中受到积极影响。
熏陶下: 在某类环境或气氛的影响下(成长、进步)。
文化熏陶 / 艺术熏陶 / 文学熏陶: 特指在文化、艺术、文学方面的熏陶。
家庭熏陶 / 家风熏陶: 特指家庭环境带来的熏陶。
潜移默化的熏陶: 强调其无形渗透的特点。
熏陶影响 / 熏陶之功: 指熏陶所起到的效果。
简单概括:
熏陶 = 长期处在良好环境/气氛中 + 潜移默化 + 受到积极正面的影响和塑造
近义词辨析:
陶冶: 意思非常接近,常可与“熏陶”互换(如“陶冶情操”)。有时“陶冶”更侧重主体通过接触美好的事物(如艺术、天然)来素质性情,“熏陶”更侧重环境对人的塑造力量。
感染: 指通过接触使人产生相同的想法情感,时刻可能较短,程度可能更深,更具情感冲击力(如被热诚感染)。“熏陶”强调长期性、渗透性。
影响: 含义更广,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熏陶”特指好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熏染: 用法与“熏陶”类似,但有时可能带有中性或轻微贬义(如“受不良风气熏染”),而“熏陶”通常是褒义的。
例句:
1.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在浓厚的文学熏陶下长大,对古典诗词有着深厚的情感。
2. 这所大学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和优良的学风,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熏陶影响。
3. 多欣赏高雅的艺术作品,可以熏陶我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4.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最好的熏陶。
5. 在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中,他养成了温文尔雅的气质。
“熏陶”描述的是美好的事物、环境或榜样通过长期、无形的渗透,对人产生积极塑造力量的经过和结局。它强调环境的塑造力和影响的持久性、正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