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在哪里
“吴江通”连续五年勇夺全国冠、亚军。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乘坐公交车,往返于同里至松陵的公路上,眼前浮现着过去乘轮船去松陵的情景:徜徉于河面的轮船,伫立岸边的码头,踏步甲板的旅客……历历在目,恍如昨天。
80年代公交车
水乡泽国的同里是当年吴江七大镇中唯一没有公路的,镇上居民去县城松陵要么乘船,要么徒步走小路,这状况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同里通了公路才得以改变。乘船舒服但受航班时间的限制,走路辛苦却想走就走不受约束,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为了省钱,居民大多会选择徒步的方式。密布的水网阻碍了同里旱路的交通,但赋予了水路交通得天独厚的条件,摇橹进镇区的农船,渔民捕鱼的窝棚船,搬家运货的小船……桨波篙影橹声咿呀,这些以前家门口河浜里常见的船只,在古镇河道上任意驰骋、自由穿行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客运的轮船则是当年镇上联通外地的重要交通工具。
水乡同里
提起当年的轮船码头,镇上的老人都知道,它位于镇西的港湾处,北邻粮库,东邻米厂,南面隔河与油厂相望。这是一片比较宽阔而繁忙的水域,附近油米两家的装卸码头一直都很忙碌,运送粮油的大驳船紧靠在各自的河岸边,尤其到了秋粮收购季节,粜谷的农船占去了粮库外半边的河道,穿梭往来络绎不绝,码头面临的航道愈加显得拥挤。
运输船只
印象中的候船室是横向三开间的平房,南侧贴近河岸,大门朝东。门外的空地旁有个镇上商业公司开的商店,里面除了烟糖杂货,平时供应馄饨和馒头之类的点心,夏天还有冰棍和绿豆汤,来往的顾客频频光顾,生意好像很不错。候船室内设有售票处,略显狭窄的空间里安放着几排供人休息的长条椅,有时人多座位不够,旅客就只好站着。走出南面的检票口就到江边的码头,一个突出河岸可供轮船停靠的露天台基,兀立的码头像常年驻守的忠诚卫士,默默注视着奔腾的河流和过往的船只,守望着早有约定将要到来的旅客。
烟糖杂货
记得当年同里到松陵是乘坐往返于苏州的芦墟班和莘塔班,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班。同样机械化的交通工具,和旱路的汽车相比,轮船航速慢,每天班次又少,居民有事去县城大都上午船去下午船回,一次旅程要耗费一天的时间。镇区河多桥多,街上连自行车都看不到。为了不延误坐船,乘客都要提前出门,他们从各自的居处走来,跨过小桥穿过弄堂;他们从各自的街区走来,经过小巷转过街角。人群中有送客也有接客的,众人像赶集似的趋向码头,孤陋的码头一改闲时的清冷,逐渐热闹起来,早到的旅客有的走进候船室,有的走进商店,有的散落在门外的空地上闲聊,等候航班的到来。
80年代码头
那年代居民生活贫乏而单调,平时没有群体活动,镇上的码头是少有的聚会处,记得小时候很喜欢跟邻居去那里看热闹。每当轮船的汽笛声从远处传来,码头上顿时骚动起来,乘客逐渐向检票口聚拢,接客的也移步岸边极目远眺。终于远处河流的弯道处出现了轮船的身影,渐行渐近,那船头高昂劈波斩浪一往无前的态势,使旁边经过的船只自惭形秽退避三舍。轮船驶入港区,高吭的汽笛声仿佛在向人群宣示自己的到来,众目睽睽之下轮船靠上码头,乘客也在船工的引导下走出船舱。码头上霎时沸腾起来,隆隆的机声,船工的哨声,夹杂着迎客的呼声,送客的喊声,热烈而喧哗。杂沓的脚步在码头和甲板间流动,检票后的乘客也依次上了船。轮船又开始起航,随着轮机迸发的阵阵轰鸣,船尾翻滚起阵阵白浪,轮船渐渐驶离码头,在岸边众人的目送下渐行渐远。
检票上船
轮船朝着县城松陵方向驶去,行程大约一个小时。途中经过庞山湖农场时将短暂逗留,那里的临时客站有人要上船。满载的客船悠悠地行驶在荡漾的河面上,人坐舱内能感受到船体轻轻的摇晃,耳边聆听着轮机极富节奏的突突声,坐船的感受犹有余味。船舱设施比较简陋,左右两侧各是两排一通到底较宽较厚的长条凳,座位面面相对呈纵向排列,两座之间留有可容人通过的空间。挤挤的一船人,有人看报,有人静坐养神,有人叙事聊天,或窃窃私语,或高谈阔论,家长里短互诉衷肠,新闻琐事议论纷纷,平淡的旅程因此没感到寂寞。有勤快的阿姨在船上织起了随身携带的棒针衫,那年月生活水平低,衣服旧了要缝缝补补穿三年,毛衣破了也要拆洗重织好几遍,平时生活中邻里互访边拉家常边织毛衣的阿姨随处可见。乘客大部分来自下面乡镇,一部分来自外地,他们中间有走亲访友的,有出差办事的。小时候逢年过节走亲戚才会乘船,记得自己常喜欢坐船窗位置看外面的景色:野外的空气特别清新,近处河滩上乱生的苇草在风中摇曳,岸边田野上成片的庄稼,空旷的田野上兀立的农舍,还有堤岸上树荫下扛锄的农民和身后亦步亦趋的黄狗,一切如画面般的在眼前移动着。只见被船头犁开的河面翻滚着浪花,湍急的水流顺着船舷两侧急速后退,波浪像潮汛般的涌向河岸,在撞击河岸的瞬间陡然上升又倏然回落,滔滔不绝滚滚向前,飞溅的浪花像顽皮的恶作剧,惊扰得沿岸浣洗的农妇惊慌落逃。眼前的情景像过电影似的,目光被深深吸引久久不愿离开。
80年代水上客运的顶峰时期
轮船到达庞山湖场部,岸上的建筑明显多了起来,砖砌的平房中夹杂着不少泥垒的草房,那里农民工的居住条件显然比同里乡下要差。岸边的河桥上有人在担水,有人在洗衣洗菜,几个小孩争相往河里扔砖块玩,这游戏虽然有点危险,而他们却玩得很开心。迎面一座横跨两岸的大桥出现在眼前,庞山湖大桥几个大字赫然醒目,这座当年航道上唯一的混凝土大桥,给人以雄伟高大的感觉,特别引人瞩目。船从桥下穿过,轮机声在桥洞产生的爆响震人耳膜,心跳也有加快的感觉,好在时间很短就穿过去了。轮船朝着百米外的站台驶去:茂密的芦苇掩映下,一个挑出河岸木建的埠头出现在眼前,一两个乘客已等候多时,在此上船后轮船又继续前行。
船只通过大桥
大部分乘客在松陵码头下船,余下的则和新上船的一起继续向苏州进发。小时候没出过远门,难得去县城松陵转转已经很开心,其心情不亚于现在的外出旅游,欢欣愉悦满怀期盼。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说起当年为了看汽车特意步行去松陵的往事,大家感慨不已。而有着天堂美誉的苏州古城,尽管只有一步之遥,但由于当时条件限制从未见过,直到自己十八岁那年插队苏北路过时,才有幸第一次踏入。
1954年松陵镇中山街
轮船冲破河水的阻力奋力执着地向前挺进,隆隆的机声在空旷的河面上回荡着……如今这一切已成了远逝的记忆,轮船作为载客的交通工具已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方便快捷的汽车和地铁。苏州已是想去随时可去的地方了。
—END—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责任编辑:沈瑶、徐剑
技术编辑:吴英
图片来源:馆藏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征
稿
启
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记得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童年的味道——吴江烧卖
2、吴江的夏令习俗
3、我经历“送瘟神”的时光
4、我的家乡施家港
5、这块题额证明同里也有顾野王的后人
原创不容易,
请点“赞”“在看”鼓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