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之父汉尼拔
汉尼拔是北非古国迦太基统帅、行政官,被西方誉为战略之父。迦太基位于今北非突尼斯北部,临突尼斯湾,当东西地中海要冲。公元前九世纪末,腓尼基人在此建立殖民城邦。公元前七世纪,发展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首都迦太基城(今突尼斯城)。疆域包括北非西部沿海,西班牙南部,西西里岛大部以及科西嘉岛、撒丁岛和巴利阿里群岛,垄断西地中海海运贸易。公元前264年(战国中后期)至公元前145年,北侧的古罗马与地中海南侧的迦太基,为了争夺地中海的霸权,在历史上爆发了三次布匿克战争(罗马称迦太基人为布诺人),战争持续了一百多年,极其惨烈悲壮,最后以迦太基灭亡而告终。
介绍完背景,我们回到本篇的主人公。汉尼拔出生在迦太基的一个军事贵族家庭,他出生的时候,正值罗马和迦太基在地中海上的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的时候,这场战争让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实力大损,此消彼长,罗马的实力则蒸蒸日上,汉尼拔的命运也似乎已经注定要为迦太基的霸权而战。在汉尼拔9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哈米尔卡·巴卡将军就带着他远离故土到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地区),为迦太基开辟新的战场。西班牙地区位于罗马的侧后方,罗马人在高卢(指现今西欧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北部、荷兰南部、瑞士西部和德国莱茵河西岸一带)和西班牙地区快速扩张,迦太基必须要与罗马争夺伊比利亚半岛地区的霸权,以便将来可以从另一侧进攻罗马。汉尼拔的父亲在伊比利亚半岛开辟新基地的战略思想很有远见,汉尼拔受其父影响,军事战略才能也是出类拔萃。汉尼拔25岁时,他的父亲遇刺身亡。年纪尚轻的汉尼拔在军队的拥护之下接管军权,成为迦太基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最高长官。汉尼拔与士兵同吃同住,打仗的时候身先士卒,凭借着同甘共苦的精神和过人的军事才能赢得军队的绝对忠心。汉尼拔采用战争为主,收买并用的方式,将西班牙南部和中部地区都处于他的控制之下。与此同时,罗马人的势力也扩展到了西班牙的北部和中部,并且在东部地区和西班牙城市萨贡托结盟。于是汉尼拔率领大军包围了萨贡托,在围城8个月攻下萨贡托,并将城内的青年男子全部杀害,还掠夺了许多财物补充军需。汉尼拔打下萨贡托,惹恼了同样好斗的罗马人,于是罗马人给北非的迦太基政府下了最后通牒,要求他们交出汉尼拔并且停止侵略行为。此时此刻的迦太基贵族们正沉浸在汉尼拔在西班牙的胜利之中,怎么可能答应罗马人的要求。于是战争在公元前218年再次开始,史称“第二次布匿战争”(前218——前201)。战争刚开始的时候,狂妄的罗马人显然没有把汉尼拔放在眼里。这样,汉尼拔的军事战略和指挥才能在战争初期展现的淋漓尽致。汉尼拔决定从西班牙进行远征,突袭罗马本土。他率领9万步兵、1万骑兵和37头战象出发,经过高卢到达阿尔卑斯山。横亘在迦太基军队面前的阿尔卑斯山成为进军的唯一障碍,在两千多年前率领大军越过这道天险,绝对是一项创举。迦太基军队成功翻越阿尔卑斯山,神速般地出现在意大利北部。经过短暂的修整后,汉尼拔主动出击。毫无准备的罗马人以为汉尼拔的大军是从天而降,因此仓促应战,结果被打的大败,连罗马人的执政官都被杀死。
在意大利本土取得巨大胜利的汉尼拔为了截断罗马的粮食补给,进一步打击其士气,迅速进兵至意大利南部的罗马粮仓坎尼城。前216年(秦朝),两军在坎尼城相遇。罗马八万大军以逸待劳对战6万长途奔袭的迦太基军队。汉尼拔明白只能智取,于是派出500名士兵前去诈降。罗马人非常高兴,觉得迦太基军队已经临阵怯战了,没有对来诈降的士兵进行仔细检查,只是缴械之后安排到军队的后方,派了些许人去看守。决战就要开始,双方排兵布阵。汉尼拔将战斗力较弱的步兵摆在中央,两翼则配备战斗力较强的骑兵,整个大军成月牙状分布,突出的一面朝向罗马人,背靠大海。(有没有背水一战的思路?)罗马军队先发起了进攻,迦太基步兵抵挡不住,逐渐后撤,两边的骑兵则坚守阵地,月牙阵突出的部分开始慢慢回缩,罗马人进入了口袋阵。汉尼拔立即指挥两翼精锐骑兵迅速向罗马人的后方包抄,被逼到将要跳海的步兵,只能接受命令,拼命反攻。先前诈降的500名迦太基士兵也从怀里掏出匕首,袭击罗马人的后方。迦太基骑兵排山倒海一样的迅速击败罗马人的骑兵,开始猛攻罗马人的中央步兵,罗马人陷入重重包围之中。罗马军队乱成一团,根本无法发挥战斗力或者突围,最终溃不成军。罗马军队5.4万人战死,1.8万人被俘虏,1.4万人突围逃走,而汉尼拔只损失了6000人。坎尼会战是汉尼拔人生中最闪耀的时刻,也是迦太基对罗马的战争中取得的最大战果,更是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眼看着在意大利本土打不过汉尼拔,罗马人转变策略,来了个釜底抽薪,转而进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城内的商业贵族们强迫汉尼拔回援,汉尼拔被迫回到迦太,双方在扎马展开会战,这次罗马军的统帅是赫赫有名的西庇阿,汉尼拔的军队中位于战阵前列的是许多迦太基新兵和其他雇佣军,这些人顶不住罗马人的攻击向后溃退,冲散了后面有战斗经验的军队,于是迦太基军队阵脚大乱,败的比坎尼会战中的罗马一样惨()。罗马大获全胜,汉尼拔只身逃脱,迦太基军队被全歼,迦太基被迫向罗马求和,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罗马彻底打败迦太基,确立了在地中海的霸主地位。
战后,40多岁的汉尼拔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当选为迦太基的执政官。在担任执政官的数年时间中,他在内政上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眼看就要恢复元气,罗马人顾虑迦太基会再次崛起,要求交出汉尼拔。迦太基政府的商业贵族们认为只要交出汉尼拔,就可以避免战争,闷声赚钱,答应了罗马的要求。汉尼拔自愿流放,离开迦太基,他首先拜访了迦太基的故乡,位于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的推罗城,随后旅行至小亚细亚的以弗所,此时罗马也正在积极向东扩张。为了打败罗马,汉尼拔游走在地中海东岸的许多国家,想要借助这些国家的军队一展宏图,但是这些国家的军队大多不堪大用,一个个被罗马击败。汉尼拔的一次次出现,终于让罗马人忍无可忍,要求接纳他的国家交出汉尼拔,无路可走的汉尼拔不甘落入罗马人之手,服毒自尽。公元前183年一代名将,就此陨落。37年后,汉尼拔为之奋战一生的迦太基灭亡。
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减员大半,在意大利孤军深入,军队不断减员。海运的困难和陆路的阻隔,来自伊比利亚(西班牙半岛)的资源不能及时到达,而迦太基的大爷们还在忙着争夺利益,未有一兵一卒的支援,虽然只剩下罗马一座孤城,汉尼拔可能已经没有力量攻破。汉尼拔在意大利支持了16年,却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来支持持久的作战。而罗马人在此期间,却恢复了元气。当罗马人痛定思痛,转变战略方针后,没有根基的汉尼拔只能回援。即使扎马会战,罗马不能取胜,罗马本国也不会受到大的影响,人口、国力和国家发展战略都决定罗马会一次次的回来,直到消灭迦太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