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导师的自荐信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继续上一篇推文聊到的两个困惑。?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莉莉安 徐佳莹 – 我是歌手第四季 第4期: 补位赛 –>
关于读研,是什么才会让我们更希望看得到自我的唤醒和成长?后文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欢迎继续赐稿交流或者落井下石。
困惑3 环境重要还是自律重要?
很庆幸,在读书期间我的导师和团队在研究基础和保障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虽然人文社科和理工科的研究方式有区别,但研究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非常重要的。工科很烧钱,我同学材料院的,经常聊到“买设备”的问题、实验试剂也贵,吐槽的点还是多的,特别是在学校财务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人文社科的“研究条件”没那么多硬件,似乎一台笔记本能解决所有问题了,但也容易给人“光说不练”的印象,这没办法,因为研究特征决定了很多条件是“隐性”的。一方面,看似不需要多少办公场地,但稳定的研究场所、便于交流的空间及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对于团队建设还是很重要的,我们工作室就布置的比较简洁温馨、硬件也齐备,不签到考勤,但老师学生都几乎全勤,也充分利用更好的交流条件经常开展团建活动。另一方面,统筹多层次的研究资源是保障教研工作不断推进的坚实基础,这需要团队的共同合作、努力和包容,既体现专业优势互补,也体现角色认识互补,课题更多了、任务更杂了,但团队很多老师“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也让集体更加团结,更多的学生因为团队相聚在同一间工作室,也扩宽了学习生活的交互范围,得到了更好的成长。
但在拥有良好研究条件的同时,学生的自律意识也更加重要。在一次学术会议时,曾听一位老教师谈起学风问题,他说“看到实验室11点就熄灯了,他感到很担忧”。虽然你会觉得这有些夸张吧,但这是大多数负责任科研工作者的常态,不分周末节假日、没有白天黑夜和上下班,随时待命的状态让很多老师深感无奈。我的导师60几岁还经常周末了也来工作室加班,主持学术交流和参与调研,我在其他院的同学也是对自己的导师或组里面的老师表达过同样的敬佩,可以说这是我在硕博期间最大的收获——勤勉坚韧,厚积薄发。但现在的学生表现的没那么“积极投入”了,周末去工作室加班,我竟然多次独享“超豪华包间”……当然,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为什么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在这上面了,跟前面聊的价值、意义认识有关系,也与学生的态度、能力判断有关系。在我的同学中以及我所指导的研究生中,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同样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有的人可以包揽所有奖学金,还能坚持健身、参加体育、文艺活动,让自己更满意,而有的人则乏善可陈,浑浑噩噩的虚度光阴。
所以,这有点类似于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我觉得当你选择了读研,选择努力才重要,因为你有了别人所没有的更好的选择机会,为何不去努力呢?记住,越努力、越幸运。
困惑4 把自己当学生还是什么?
相信你也听闻了各种“导师压榨研究生”乃至其他骇人听闻的事件,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也反映出了种种令人不安的师生关系。总是有很多学生戏称导师是自己的“老板”,你出力、TA评价并付给你钱?成年人的世界,如果这么简单直接明了就好了。往往太多的复杂关系夹杂在师生关系中,有人想发好点的论文、有人想拿奖学金、有人想早点毕业、有人想搭便车、有人要推荐升学、有人想要介绍工作,或者是你不想但是你的导师想,于是“资源约束”下看似“各取所需”的情境引发了各种难以协调的利益矛盾,有的人“做过了”,有的人“想多了”,而有的人“做了多想的”……就像前面第1点聊的,不同的诉求会带来不同的处置方式,你把导师当“老板”,还对老板要求那么高、给老板安排工作?这话题是有点麻烦,讲不了那么多,这里只谈一点,“好”学生是不能把自己仅当成“学生”的,要学会在师生间复杂的关系中调剂自己的定位,别整天晕头转向的。
你所理解的“我是个学生”,可能就跟“他还是个孩子”的意思差不多,其实有点骂人的意思……“学生”不是挡箭牌,不能因为是学生就必须只能去“听老师的话”,整天唯唯诺诺的,你都成年人好多年啦,年少不等于无知好不好,而且负责任的导师更希望学生们能有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特别是你来读研,可能贴上“烟酒生”的标签会有点歪,但你还是要跟同期在校外工作的老同学们相互比较下。注意,我不是叫你去浸染,而是了解后学会防卫反击,而不是被动、无知的接受。无论在我硕博期间,还是在我带学生期间,都反复聊到过“角色管理”的问题,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是多种角色,需要适时的学会角色转换,这里面有工作场景的规范管理问题,也有个人特质的适应问题。对于前者,你来读书就要理解各种惯例(主动、积极的),这是一大块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形式,行政事务上的有、人情看往上的也有,有点像办公室文化,理解它并找到自己适合的应对方式。我一开始进工作室,甚至连什么时候去食堂、该不该叫大家一起去都会纠结很久,但后面慢慢大家有默契,相互熟识了就好多了,还有帮老师跑腿办事情遇到的各种小插曲,多点眼水,多些客气话,多学会自报家门,很多事情能办得更好——怕就怕你压根就给人感觉不在乎,对这些没反应,甚至抵触。对于后者,虽然有点自嘲,但确实这样——要学会跟所谓的“知识分子”打交道,我就很自恋、有完美主义情结、做事情较真,有耿直boy潜质,我接触到的老师有的很谦虚谨慎、为人耿直,但也有的“道貌岸然”、“好为人师”,而有些学生就天然呆的给老师们都贴上了种种的“优秀”标签,这就有点不科学了。
所以,不要老把自己当学生,当“学生”这个身份对你有利时,你才可以是学生,更多时候你应该是个活生生的“社会人”。
困惑5 避免成为自己讨厌的人?
毫不夸张的说,读研这三年(如果读博,那再来至少两年),将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光(虽然什么培训机构都这么讲,但我们才是官宣)。因为,你将在一个外部环境相对干扰小的情境下,同时直观地见证自己身体素质的滑坡和思维能力的跃迁,从20出头到30出头的年纪,总会有一系列认知边界、认知范式的调整,而读研将使你加速踏上这条不归路(没那么可怕,夸张表述)。对理论体系的了解、学习和掌握、应用,无法避免的将使你“更加理性的”看待现实生活,或者给它赋予更多的“可能性”,你会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大惊小怪了,你会不再那么人云亦云了,你发的朋友圈好像越来越正经了(或者更不正经了),你甚至开始学会批评了(像是一种职业病)。总之,在别人口中,你是一个研究生,或者“哇,你是博士!”,你已经不再是个普通“人”了。
别人认为你不普通,你必然“不普通”。因为你将享受到很多优待,你有更高的学历,借助研究活动你也有可能经历了更多高端场合,聊过或者深度涉入过很多别人看起来是天方夜谭的大事件,你甚至聊天的时候都要善意贴心的尽量少用一点专有名词,并且引以为傲……没错,你变了,你变得更加自恋、更加隐性的理性、更加复杂多维了,而且这个过程是伴随着你研究能力、水平的增长而呈指数形式增长的。我们该如何评价这个过程呢?它其实不好,也不坏,往大了说它是一个群体自我划分的过程,我们总是习惯自嗨,一个硕士博士的笑点,总能让普通的你“满目疮痍”……而且,这还不算最大的变化,最麻烦,最吓人的是,我变得越来越能够自我宽容了(大多数都这样,为了不扩大伤害范围,我先干为敬了)。我媳妇都说,我撒谎的时候从来不怯场,说的口若悬河,把自己都感动了……这是病,得治。所以,你可以想象下,两个博士在一起聊天,说想过回普通人生活的场景——那是充满了匪夷所思的自欺欺人还是莫名其妙?但我们真的在为此努力了,即使你现还是忍不住在笑。只是奉劝想要“好好读书”的同学,好好生活才是一切的真谛,即使这是生而为人的一种悲哀,虽然你在读懂前半句的时候很高兴,以为自己是正常的,但读到后半句又蒙蔽了……
所以,读书应该别去妨碍你活的“纯真”,学了那么多道理,都不如大声的表达你的热爱或厌恶,成为自己所喜欢的那个人吧,讲真。END
我不需要糊辣鸡汤
不需要购物链接,我只想听你们。好好说话。关注我,你的眼睛会怀孕。你的每一个“在看”我都看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