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
之前早早答应下来要写篇东西,然而却一直没有头绪。面对某人间歇抽风式的催稿,终于在这两天备课的时候想到,何不就把我开场课要提到的一点内容扩展一下跟大家说说。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在他的随笔“Of Studies”一文中写下了上面的句子,当然王佐良先生翻译的版本可能更耳熟能详,“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以此句作为基础,简单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 上学时候学的好多课程,对我现在或今后的工作来说好像压根没有意义啊?
我上课的时候,每个年级都会有学生问我同样的一个问题:“老师,我们这门课程有什么用?”我也每次都会很负责任的告诉他们:“这门课程里所学的知识,如果你将来不是从事电类行业的话,你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没错,各位可以仔细回想一下,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甚至研究生,上过很多门课程,学过很多很多的“知识”,然而在我们接下来的生活与工作中,真正直接能用上的,抛开语言与基本的数学运算这种基本能力需求以外,只剩下所从事行业对应的部分专业相关的“知识”。
那么除此之外的那些看似并不能够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直接产生作用的“知识”真的就没有意义了吗?原则上来说,显然不是,正如培根所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里我为什么要说原则上来说呢,主要是现实中确确实实有一部分人,一边在网络上抱怨着所学无用,一边也实实在在的将自己所学无用化,成为了“把日子都过到了狗身上”的那一类人。
回到正题,我认为在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抛开那些知识不说,更应该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逻辑分析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耶鲁大学前校长Richard Charles Levin曾说过,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当如此,学习也更应如此。
说到这里,我就又要吐槽我最爱吐槽的我国历史课的教育。公众号的上一篇文字中已经提到过,我国的基础教育素来是重知识而轻逻辑的,而我们的历史课除了聊天讲故事就是让大家去背,X年XX人在XXX地做了XXXX事,该事情产生了XXXXX的结果,诸如此类,将历史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然而在我看来,历史才应该是最讲逻辑的课程,从古至今所有人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有着前应后果,都有其历史连续性的,怎么能一个个作为独立的知识点来学习与考察呢?
讲一个故事,我上课的时候问上个学期刚刚考完中国近代史的学生们,严复于1896年译成,1898年正式发表的《天演论》有什么历史背景及意义,完全没有人回答的上来。又问他们不是才学完近代史吗,纷纷给我表示,近代史没学这个。WTF都到嘴边上了,我也只得忍住,继续问,马关条约是哪一年,甲午海战是哪一年,戊戌变法是哪一年。在得到大致差不多的答案之后,重新再问一遍,《天演论》有什么历史背景及意义。至此终于有学生给出了一些观点。由此看来,知识他们还多少掌握着一点,然而却完全没有自主将知识关联起来从而形成逻辑思维,并进一步用此来分析其他问题的能力。然而这一能力,恰恰就是我觉得应该通过学习所掌握的,远比他们忘得也差不多的知识要重要的多,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
抛开读书学习,把范围放的更宽泛一些也说的更通俗点,生活与工作中所接触的形形色色的人与事,都可以加以总结,使之成为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助力,莫要把日子过到了狗身上。顺便提一句,曾经还看到有人表示,自己早都毕业了,还跟他提什么学习。这类人,能够把“学习”仅仅定义在“上学”这一层面,我觉得是没法与其讲道理的。
2. 通过朋友圈,知乎,微博等获得的碎片化的知识,有什么用?
如今,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不再仅仅是通过读书,而是变得更加丰富了。同时另一个现象也伴随着出现,那就是知识的碎片化。书籍,尤其是教材,都是系统性的针对某一类知识的介绍。而微博、朋友圈、知乎、贴吧论坛这些平台所提供的知识往往只能是碎片化的。最常见的就是,今天看了篇文章觉得特别牛逼,过几天就自然忘记了。其实不光忘记了内容,也难以通过一两个碎片化的知识来形成之前例子所说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尽可能将这些碎片化的知识变得有意义,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方法,我仅发表一点我个人的小看法。在我看来,知识都是相通的,因此学会用已有知识去关联新知识,即便知识点本身很快忘记,但是却更易于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个不是太恰当的例子(主要一时没想到更好的,而这又是我教学的内容),数字电子技术中,要用电路实现某一个具体的逻辑功能,比如达人秀节目中,3名评委按灯,点亮数目大于等于2时选手晋级,这是用中文文字对逻辑功能的描述。逻辑电路的设计过程中,设 A、B、C分别代表三位评委,L为表结果,A、B、C为1表示亮灯,为0时灭灯,L = 1表示晋级成功,L = 0表示失败。由此可以列出所有种情况如下表,这是用真值表对功能的描述。接下来还有逻辑函数的描述,逻辑电路的描述,以及VHDL语言的描述,这里就都略过了。
A | B | C | L |
0 | 0 | 0 |
0 | 1 | 0 |
1 | 0 | 0 |
1 | 1 | 1 |
0 | 0 | 0 |
0 | 1 | 1 |
1 | 0 | 1 |
1 | 1 | 1 |
即便是具体的这些数字电子技术的知识很快忘记了,但是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逻辑问题的思维,在我看来比这些具体的操作要更有意义。可是怎么通过一两个简单的问题就提炼出思维方式呢,不妨借鉴一下可能我们更熟悉的东西,翻译。上述各种各样的描述方法,其实不过就是换了一种“语言”来描述同样的东西,就好比用英文描述,只要词汇准确、语法得当,就能得到与最开始给出中文文字描述同样的内容。借助“翻译”这一手段将不同方向的东西关联起来,从而形成新的认知层面。而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只要略微了解数字逻辑的规则,依照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就有可能通过碎片化的知识更快的触摸到逻辑思维的层面。
3. 随着年龄增长,我的交友圈子越来越小,究竟该怎么办?
这是我身边很多朋友,尤其是女性朋友总会提到的话题,感慨年轻时候有各种各样玩在一起的朋友,现在身边的人却感觉越来越少。这个问题乍一看和前面的话题貌似没什么关联,那么先看一个故事。
耶鲁大学校长Peter Salovey在2018届毕业典礼上发表了题为“Drawing a Larger Circle”的演讲,勉励学生积极倾听和交流,无限拓展自己的圈子,兼容并济,海纳百川。其中提到:“如今的世界,你可以在Twitter上拥有700位粉丝,也可以在Facebook上交1000位好友。这样看起来拥有一个很大的圈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如果你所谓的“朋友”都在分享相同的故事、类似的观点,那么你的世界其实是非常窄。然而,一场与现实生活中6个朋友的谈话可能会获得更加丰富的想法和观点。”
有些人感慨中的,年轻时候因为相同的喜好玩在一起的朋友,基本大多都属于分享同样故事、类似的观点,其实那会儿的你看似朋友圈很宽泛,而实际上可能窄的可怕。所谓的朋友圈的宽与窄,其实并不是用朋友数量来衡定的,而是应该用覆盖的方向,可能获取知识的范围来界定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喜欢跑步,有几个跑友这是一个圈子;喜欢打篮球,有一些球友这是一个圈子;喜欢看电影,在豆瓣上有一个讨论群,这也是一个圈子;喜欢打游戏,steam上加了几个经常扯淡的好友,同样也是一个圈子;喜欢音乐,去学习一门乐器,认识了一些新的同学,又是一个圈子;有那么几个真正的知心朋友,擅长不同的领域,可以谈天说地总能带给其他人新鲜的观点,这本身就可以形成一堆圈子……
前面一直在说的观点就是在生活中通过学习知识并用以提升自身,那么关键还是要能够在生活中接触到新的知识。说到这里,其实这个问题已经很好的解答了,自我复杂性越高,那么可能形成的圈子越多,交友圈也自然就越宽。要解决交友圈变小的问题,除了看清楚自身真实的交友圈之外,就是要丰富自己。丰富自己,自然离不开不断的从生活中获取“知识”以及利用其提升自身咯。
PS. 最近看TI9同样有所收获,DOTA确实比LOL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