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其一 来自古诗词日历 00:00 03:43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很小的时候离开家乡,年老了才回到家乡,故乡的话音没有改变,鬓角的毛发已经稀疏。儿童们看见我回来了,却无人认识我,笑着问我:您这位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
?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天街:京城里的街道。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现一些教材版本读“shuā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赏析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一首回乡抒情诗。偶书,就是毫无准备,一下子就写下来了。
可见这是一首快诗,一首情感极为真实,极为丰富的诗歌。其中的感叹,兴衰,都一直打动游子的心,成为回乡游子必诵的名篇佳作。一二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说,很小的时候离开家乡,年老了才回到家乡,故乡的话音没有改变,鬓角的毛发已经稀疏。首句,少小离家老大回,是一种客观陈述,交代了时间,地点,事情。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回乡时已经八十六岁,五十多年的游子生涯,故乡早已物是人非。告老还乡,对诗人而言,本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比如,“乡音无改”,就让人感到亲切。这么多年在京城为官,却没有改掉家乡话。而且,一到家乡,就能用家乡话与乡亲们交谈,这说明了乡音难改,乡情难移。可是 “鬓毛衰”,却又将这种快乐转化为年华逝去的悲伤。
“鬓毛衰”,既是对“乡音无改”的补充,说明在外时间之久,也是一种对比,将自己这么多年,变化的身体与不变的内心凸显出来。三四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说,儿童们看见我回来了,却无人认识我,笑着问我:您这位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儿童相见,是一件乐事;可是“不相识”,又徒增了一丝伤感。光阴流走太快,明明是生于此,长于此,最后却成了孩子们眼中的“客人”。这里诗人通过儿童们的“笑问”,将原本的“主人”与现在的“客人”进行了对比,与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形成了很好的对应关系。通过两组对比,诗人鲜活地写出贺知章对于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于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叹。不回家,不知道自己有多老。不回家,不知道故乡原来一直在自己心中。感谢贺知章,给世人留下最美的还乡诗篇,使人读之断肠。.遇见是缘,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