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面蓝字“府谷文化”
关注我哟!
过猴年
柴良/文
府谷的正月初七的神圣与隆重仅次于除夕。除夕过大年,正月初七过“猴年”。虽然不必上坟祭祖,不必再张贴春联,其它讲究却简直是过大年的翻版:早饭是捞捞饭就着鲜白菜、土豆、炒猪肉、豆腐、粉条等和衷共济于一锅的烩菜,午饭是现炸油糕与臊子面或粉汤,晚饭是摆满桌的七碟子八大碗的凉菜与热菜下酒。三餐也都是响几个麻炮后,一家人才先老后幼正襟危坐于一桌和言细语就餐。一些人家仍会在专设之所上香敬表,虔诚于神灵。夜间的院子里也非同寻常燃起炭垒的火笼,旺火冲天,划破了黑暗,驱走了寒凉,威吓邪祟莫入。年夜饭后,随性的守着这火笼放几趟礼花、麻炮与鞭炮,整出响彻云霄与山谷的强音增添热闹,震慑暂时失去灶君拘管的牛鬼蛇神的蠢蠢欲动。虽然规格逊色于除夕,却也非平淡日常同日而语。第二天,正月初八,接新神,灶马爷爷返回人间行使职权,人们开始渐渐收起最体面的衣服,过年期间的忌讳也开始渐渐淡漠,生活开始渐渐平淡,等到过罢二月二,吃罢米面捏的蒸鸡笸篮和炒豆豆,农民开始在浅消的冻土地里干起了掏茬子、送粪一类的田间活儿,生活完全回归了平常。但此“猴年”非“猴年马月”之“猴年”,是“小年”的方言称谓。
府谷方言抓住猴子体型小的特征,以比喻之法从“猴”字里引申出“小”的意思。于是,小孩子或小个子的人被称为“猴娃娃”或“猴夒夒”“猴当当”“猴人人”“猴个儿个儿”“猴小子”“猴女子”;排行最小的、官位最低的、资历最浅的,则可通称为“老猴”“最猴猴”“顶猴猴;背地里称单位的一把手是大领导,二把手及其以下的领导则被称为“猴”领导;按照旧俗,品阶或级别如县令一般的正处领导,被称作“七品芝麻官”。而府谷人所说的“猴官儿官儿”则比县令还要小。块头较小的土豆被称为“猴山药”,更小的则称之为“猴瘤瘤”。此外,诸如“猴穗穗”“猴罐罐”“猴凳凳”等说法里的“猴”字,也都表示“小”的意思,却在形象、情态和灵动上更胜一筹。
中国神话里的创世神首推盘古和女娲。盘古以生命牺牲为代价开天辟地,但天地却不时的塌陷,世间浑浊不堪。女娲便熔彩石补苍天,斩鳖足立四极。自斯有了白天的气清色亮,星夜的灿烂深邃。补天救世的女娲又以每天七十个种类的贡献创造万物,并抟土造人。在造人前,正月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猪,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马,初七才造人。先让世间充满生机,才创造了人类,女娲的偏爱之情,不言自明。正月初七过“猴年”纪念女娲的丰伟功绩,不仅渊源深远,还折射着人本主义的光芒,具备着一个民族强盛必须要有的文化定力。
近年来,一些“文化人”聒噪“灶马爷爷上天言好事”的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其中,始作俑者有之,鹦鹉学舌者有之,邯郸学步者也有之。至于原本谁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哪里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则一概讳莫如深,实在惹人困惑。反正陕北榆林市境府谷之外的其它各地,都是正月初六过小年;内蒙古的不少地方也是正月初七过小年,山西保德县是正月初八过小年。可以断言,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并非国人的唯一或共同的选项。聒噪者如此以偏概全,蛊惑人心,居心实在叵测。
年之味在于穿最新的衣服,盖最干净的铺盖,吃最丰盛的饭菜,住最整洁的庭堂,过最安逸的日子,行最周全的礼数,享最喜庆的气氛。但其况之成,无论物力、本领、耐力,都得面对现实的考验。不仅要遭遇灰头土脸的狼狈,还得拿出搬动重物的硬气,保持连续作战的奋勇,服饰制作与一些技术含量高的食物加工,甚至得放低姿态用下情央求行家里手帮忙指导。旧时的母亲们,每每得在除夕夜挑灯夜战,一针一线,赶在正月初一清早放开门麻炮前做好一家老小的新鞋。长城边的府谷,不久前的一向是为了家国安宁挺身而出、浴血奋战之阵地。地之贫瘠之象因苦难而成,人之敬畏之心因苦难而生。傍年腊月和大新正月的忌讳尤多,过年必须要有的泥炉子,掏炉坅,刷扫墙壁,擦洗玻璃,清理厕所等动土事宜,越是讲究的人家,越不敢轻举妄动。待到腊月二十三,灶君升入九霄云外向天庭述职,对于人间的事一时鞭长莫及,人们因此不必打醋炭,也可百无禁忌地张罗过年这样的重大事情,对过年的筹备才真正放开了手脚。吃对于国人的过节一贯是核心,尤以过年最是讲究,花样丰富,数量充足,厨艺出彩。食之美在于色形养眼,味道香正,质地新鲜,过年饮食之备,自腊月二十三开始,实在是恰如其分。过年从来是“有钱过钱,没钱过年”,对于弱势群体而言,过年是千真万确的“年关”。有人甚至不得不在腊月二十六穷人算计穷人的“穷汉集”,忍着心痛贱卖掉自己的东西,再买回自己认为最便宜的过年所需,才能打紧凑忙筹办好自己的年货,打肿脸充胖子维护自己可怜的尊严。如此这般内情的过年,虽然大家普遍衣着光鲜,嘴唇特别的油津津的,脸上露着笑意,心里定然是五味杂陈。
府谷的腊月二十三距离过年只有一个星期之短促,距离年味成真尚需紧锣密鼓使出浑身解数,是一段时间的紧张,忙碌,疲劳,甚至忧虑的迈步,几乎没有过年的轻松与祥和。府谷人还是坚持正月初七过“猴年”,让自己是“府谷”而非天涯海角。尊重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坚持文化自信的起码着力点。
作者简介
柴良,府谷农村出身,1963年生,大专中文毕业,中学教师。即兴作点小诗文,附庸风雅,口多直言,盲目自信。昵称风鹏正举,自号漠原散人、四明庐主。
◆◆◆ ◆◆
【投稿说明】
投稿请发邮件至:
673025193@qq.com
微信投稿:
13227921162
爱府谷,爱文化,爱生活,
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