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诗歌】甘肃诗人白玉奎诗歌&金陵倦客读诗笔记

1.回 家
窗含绿意
几朵乡思
飘进飘出
雨丝 催促着
急切切的向往
那来的
淡淡的清香
似乎 闻到了
母亲手指缝里
窜出的欢畅
似乎 闻到了
母亲翘盼的目光
和母亲那
颤微微的慈祥
金陵倦客读诗笔记:
小诗语浅情深。一扇窗打开,一缕香飘来,唤起了乡思。回家,哪里还要找理由呢。对于游子,家就是一枚召唤符,母亲就是嵌入召唤符的咒语,怎么念都灵验。
2. 放飞月亮
我从月头出发
你乘秋风赶来
十五的夜晚
我们一起进了家门
乐颠颠的母亲
左手拉我 右手牵姐
接开笼盖
放飞了月亮
金陵倦客读诗笔记:
好诗未必言多,48个字,似乎每个字都是一枚灌满相聚欢喜的小气球,柔软温馨。好一幅亲情图。
3. 一顶花伞飘过来
云 飘着飘着
飘累了
爬在房顶上哭泣
顽皮的风
在村落巷道里雀跃
把雨搅得一片狼藉
沿街的方向
一顶花伞飘过来
伞下的姑娘——
挎着一篮菜
拎着一条肉
抿着一叶诗
金陵倦客读诗笔记:
雨中即景,最入眼的是花伞下的姑娘,少了丁香一样的愁结,多了人间烟火味。词语细致生动象形,读诗身临其境。
4.看 烟 花
一瞬
在蓝天盛开
繁星朗月
缩回了光鲜
黑压压半张的嘴
在地面上涌动
狂嚣的烟雾
在蓝天上挣扎
一阵风吹过
眼睛里跳闪的
依旧是
那星 那月
金陵倦客读诗笔记:
一首小哲理诗。世界的本真面目,不会因为外力的干扰而改变。世事也多如此,风云变幻之后,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5. 曾经 有群人叫民办教师
一伙人抓了阄
抽香烟 喝白酒 吃红绕肉
教室 操场 厕所
挂钟的那棵歪脖子树下
到处飘逸着浓郁的香味
门窗缝里挤出来的吆五喝六
在铺着碎石子的街道和土巷子里疯癫
那一夜
村庄上空堆满了星
悬得很低 也很亮
我蜷缩在黑暗里
一遍遍拷问
遮挡住星月的那九根黑椽子
以及
椽子上面兜满尘埃蛛网的梭梭枝
憋在下巴深处的那个圆溜溜的核
在一段细瘪的肉体里
急速的上下滑动
摁了摁 有了硬度
于是 我把核庄严到一个端口
对接到男人的轨道
那个夜晚
也是从那一刻起
我明白了什么叫——
圈子
金陵倦客读诗笔记:
民办教师,百年甚至千年以后都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坎,他们在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优秀的民办教师逐渐转为公办教师,在工作待遇上得到改善,可喜可贺。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民办教师的转正,都是顺理成章的,其中周折,只有这个群体里的人才深有体会。再读这首《曾经 有群人叫民办教师》,因为有过同样的经历,我的心有如被千万只黄蜂追着蜇一样。既往矣!不忍卒读。
6. 木匠王三
王三 村子里转悠
从东头到西头
他在嗅村子的味道
当然 更喜欢瞄一眼
哪家院里堆积了木头
木头在他手里像捏泥胶
捏房子 捏家具
时不时捏装人的长匣子
一些应卯的动机
顺手装进匣子里
封上盖
留一抿笑
走人
金陵倦客读诗笔记:
图影画形,不仅仅水墨线条才能够完成的,比如这首小诗,几行诗语,就勾画出木匠王三,从技术到人品,由表及里,小老百姓有小老百姓的操守。诗意来自生活,生动传神。
7.蜜 蜂
把甜蜜招摇在半空
刺穿强盗的味蕾
人,深谙
攀爬与钻木取火
把家安到哪儿
才能逃过
杀戮者的手心
金陵倦客读诗笔记:
蜜蜂属于自然界,采花酿蜜,是它们的生存之道,安于此生生不息。人是万物之灵,却深藏着不择手段巧取豪夺之心。诗中用一个“逃”字,揭示出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可见作者的悲悯心,也是对强者暴行的谴责。
8.月 敲 古 刹
月亮溜进了深山
靠近一座古刹
她要窥探
中秋的夜晚
暮鼓里会不会溅出几滴凡尘
有多少真正的放下
此刻 打坐在莲花蒲团
不慎 恰与
探出墙头的一溜月亮谋面
金陵倦客读诗笔记:
中秋夜,也是团圆夜。月亮却“溜”进古刹,她要看看那些伺弄暮鼓晨钟的修行者是不是真的四大皆空了。“探出墙头的一溜月亮谋面”,很有意思的一句,读到这里立刻想到了仓央嘉措的诗句“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9.猎 人
猎人
射杀的是离自己最近
或者说愿意跟自己亲近的猎物
当觅不到猎物咆哮时
他会杀戮
土地 空气 万物
甚至 自己
让猎物

挣扎
死去
塞进文明的肠胃
获取快感
慰籍饥荒的情绪
倒在弓箭下的猎物
轮回到天堂
度化了猎人手中的弓箭
托起一束光明
为猎人——
祈福
超度
金陵倦客读诗笔记:
猎人和猎物是一对矛盾体,可以引申为我们存身的这个世间的种种对立。这首诗含着大悲悯。诗人有佛心在怀,固无恨无怨,反而上升为一种度化,故而诗意从血腥的猎杀转为灵性的祈福超度,匠心独运。
10. 冬 至
〈一〉
小时候的冬
冷得纯粹
每个清晨
爬在缸沿上凿洞取水
冬 不喜欢
掺杂乍暖的虚情
热乎乎的老土炕 才能
熨平一次次哆嗦在风雪中的无奈
也是这个时候
母亲总是把我绕成小棉球
在雪地里滚来滚去
麻腐包 糖萝卜包 胡萝卜包
一夜就会冻死
庄严成一个个小石头
蛰伏在芨芨草编织的笼子里
每日爬起来
贴身的衣兜里揣两个
我要享受
小石头被复活的喜悦
〈二〉
脾性越来越刚烈
把土地 把万物
把我绿肥红瘦的记忆
嵌在冰层里
地面上
一个个晶莹的琥珀在蠕动
反抗
带来的必定是残痛的断裂
你似乎在疯狂的构想
把空气冷冻打包
快递到外太空
人们敬畏你的近乎绝决
想到了逃离
想到了背叛 甚至
同归于尽
孰不知
你腔内正在酝酿着一团火
替 将来到来的
春天
金陵倦客读诗笔记:
年少不识愁滋味,寒冬日,取冰做刀雪打仗,日子困苦怕什么,母亲是靠山;而今中年,一样的冬至节令,中间经历了数十个四季轮回,感受过生活的酸甜苦辣,不再少年天真烂漫。却能看透事物本质,深谙祸兮福所倚。两段诗歌,第一段行文,活泼轻快,第二段厚重寄深意,蕴含对未来的信心,别出心裁的角度让诗意得到升华。
11.冬天的几个关键词(组诗)
〇 冬

涌进了村庄 院落
带来了一场接一场
凌乱纷飞的雪
孤傲的白
彻骨的冷
在不断叠加厚度
暖被
一口口吞噬
瑟瑟发抖的光
难以支撑起
太阳的东升与西坠
我僵化的躯壳
踌躇在风雪中
〇 夜
庆幸的是
雪 把夜色
涂染成了苍白
夜行的人
不至于迷途
一方微弱的亮光
透过窗户上的冰凌花
爬在雪地上
我不断往炉子里添加柴禾
风雪夜归人
需要补充家的味道
〇 火
生机 被雪
包裹得严严实实
我没有因此
变成冷血的物种
我的血液里
蓬勃着火的品质
烘焙近乎冻僵的灵魂
渴望
跳闪出星星之火
〇 风
有时候
风与雪狼狈为奸
半空中骤改轻柔的姿态
裏挟在一起
以无孔不入的架势
把地面撕扯成惨白的碎片
村庄情绪依旧好
门窗缝里挤出来的东拉西扯
夹杂着
羊羔肉糊了锅的味
金陵倦客读诗笔记:
似乎,冬天就是诗中枚举的“冬,夜,火,风”的四个词可以囊括了。因为冬是冷的,夜是更寒凉,需要有火,而冬天更多的冷是因为风。但通读这组小诗,我们就能够挣脱寒冷的束缚,享受生活的温暖和美好。虽然“冬”带来的是压抑的萧瑟感,但从“夜”开始,仿佛看见黎明的光亮了,冬夜,本身是寒冷彻骨的,但读到这样的句子“我不断往炉子里添加柴禾/风雪夜归人/需要补充家的味道”,立刻感受到温暖。“火”读罢,更加感受到诗人内在的美好情愫和积极的心态。而心态正是堆人生的态度,由此,再来读“风”,就不难理解即使面对风雪嚣张,也风轻云淡。而这,应该是源于作者对生活怀有的热爱转化而来吧。整组小诗,文本流畅而不失跌宕起伏的韵律,喻象生动接近生活本体,堪称佳作。“冬”的第二节,断句,我个人觉得有些别扭“暖被”,是不是,这样分行读起来更和气息相通呢:暖/被一口口吞噬。

12. 栈 道 (组诗)
(一)
极限处 能触摸到天
云蒸古刹
不见香龛青烟
檀香袅袅娜娜
依栈道 将
晨钟暮鼓
木鱼梵音
普度到谷底
偶有
心无挂碍的尘粒
踏上栈道
谁言
云深不知处
(二)
不惧怕空悬
不担心顷刻坍塌
超度者
心中的路
伸进云层
栈道
一道风景
金陵倦客读诗笔记:
正如作者诗语:栈道,一道风景,行在栈道的人也是风景的一部分了。栈道在古时候有两种用途,一种是宫殿楼阁之间的通道,一种是沿悬崖峭壁险绝之处而建的行道,上有高天入云,下临深渊恶水,有凶险感。古代栈道多为木质,现代科技发达,栈道有玻璃质的,多用于旅游,供人们探幽访胜。此诗肯定是作者的游记诗,地一章观景,第二章感悟。诗语凝练,意境隽永,行文断句的节奏有宋词风采。
13.装 修 工
吊装栏 喘着粗气
一层一层向上拱
天地间
隔着一条红头巾
一串嘎嘣脆的笑
从栏缝里挤出
滚落到地上
雨珠般碎开
树上的小鸟捂住脸
飞走了
金陵倦客读诗笔记:
第二段精彩传神,笑本来是表情,这里却被诗人捕捉来并赋予实质,让意象活起来,乐观开朗的装修工形象似乎要冲纸而出了。
14. 经 过
工作服上爬满了
或枯蔫或打着卷的花瓣
额皱里
蚯蚓追赶着蚯蚓
一只手 轻缓地敲着腰窝
从你身边经过
你趔了趔身子
怕我嗅到你的心事
一窝云头顶盘旋
雨珠 云边上打转
递给你一支香烟
蚯蚓一阵噪动
一束清风摇曳
点亮了你的黝黑
金陵倦客读诗笔记:
诗语带着泥土气息,描述生动,把路遇的一个正在工作的园艺人的形象拓印到诗行里,背景可以忽略,劳动者的谦恭尽收眼底。当然,诗歌不会像小说那样,有条理地把一件事写得眉目清楚。这首作品,三个小段,前两段从形似写到神似,多用比喻;第三段,诗意升华,一支香烟让工作者暂时从劳累中抽身而出。相逢一笑,是对劳动者的尊重,也是诗人的善良本真之心。
15.歇 歇 脚
铆足劲
把秋一个个赶进了家
算盘珠拨拉了又拨拉——
卖掉两万斤玉米籽
粜上几石旧粮食
足够过个冬
其余的
养眼 暖心窝
跨进数九的门
暖在土炕上
舒缓一下发酸的旧日子
攒几场纷纷扬扬的雪
金陵倦客读诗笔记:
这首叙事小诗,写一个农户的日常,平凡又不寻常。诗人以主角的身份行文,带着丰收的喜悦,诗歌的节奏都明快起来,有很强的现场感。

16.理想观
分明是挂在枝桠上
毛绒绒的青杏子
掉入眼睛
诞生了一个“望杏止渴”的成语
咬一口
牙即出逃
沉淀下来
和风雨牵手一百次
青将转色
金陵倦客读诗笔记:
诗人擅长比喻,以青杏子比喻理想的最初状态,在形成,在成长。实现理想的过程,是“和风雨牵手一百次/青将转色”。一百次,只是一个象征数字,正如俗话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其实,作者借这首小诗,励志——实现理想的过程,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金陵倦客,中国诗歌学会会员。2017年五月触网习诗,作品散见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流派网,世界诗歌网等文学网站,有作品见于《当代》《诗潮》《参花》《中国文艺家》等纸刊及多家微刊。《探索诗歌》微刊及《金陵诗苑》微刊主编。现任世界诗歌网江苏频道主编。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