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韵散文|母亲的炊烟,我的念

【编者按】文章文字朴实,感情细腻,通过对过去生活点滴的细节回忆,将对母亲的感情表达得至深而感人。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作者以母爱为主旨,以炊烟引申开来,以锅贴耙耙、小鱼小虾、柴草干湿等记忆生活中的点面结合,娓娓道来,把心中母亲勤劳、慈善、美丽和睦邻的形象描述的如见其人,而让人内心触动不已。
【编辑:飞云】
【湘韵精品推荐160502第4477号】
母亲是风,她无微不至。
母亲是雨,她润物无声。
——母亲节
母亲的炊烟,我的念
家乡地处江南,贯以四季分明,富饶美丽据称。村庄就依偎在山水相依的怀抱。我们子孙,就靠那片黑土地生生不息。
  清晨,东方发出鱼肚白,村庄睁开惺忪的睡眼,鸡鸣、犬吠,人牛穿行,一片繁忙的景象,拉响了一天的快节奏。这时,家家户户陆陆续续地燃起早餐的炊烟。立马将村庄的上空,勾画出一道诱人的景致。
  

  那里也有母亲燃起的炊烟。
  每天,天刚蒙蒙亮,母亲就悄悄地起床,生怕吵醒一家人,蹑手蹑脚地进入厨房,来到灶膛前,燃起一天第一缕炊烟,为家人准备舒适的早餐。做好早餐的母亲,就亲切地叫醒她心爱的儿女,沉睡中的我们:“起床了,起床了,吃了饭各自去做自己的事。”吃完早餐的我们,各自纷飞。看着我们奔走的身影,母亲忘却了一早的劳累,反而欣慰地笑了。
  母亲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不知牺牲自己多少睡眠,把那份希望融进温馨的早餐里,融进袅袅的炊烟里。把一天的开端,打造得喜气洋洋。让家人高高兴兴出门。如母亲所说:“清晨一笑,一天佛到。”其实,那是母亲心中的佛,心中的祝愿。长此以往,炊烟成了家人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岁月峥嵘,日月悠远。母亲一生热爱生活,无论是贫穷,还是后来好转,母亲总把日子过得津津有味,井井有条。
  记忆中,父亲喜欢在田沟,湖岸、堰口捕鱼捞虾,捕回的细鱼细虾,巧手的母亲把它洗得干干净净,加上少量盐和面粉搅合,用文火在锅里烤,烤成二面焦黄后,就把它捣碎,最后反复在锅里翻炒,炒成小坨坨,盛在大碗里,端上餐桌,一家人尝到:既有鱼味又有虾味。焦嫩香酥,个个都吃得满意,赞不绝口。这是母亲有名的拿手好菜,有时,母亲还多炒些,送给湾里乡亲们共同分享。
  每当收割了小麦的时候,母亲就赶快叫父亲轧回面粉,做贴锅粑粑我们吃。记忆中,在那时,母亲每天晚上,发好面,第二天早餐时,就在锅里炒一大碗菜,然后就在菜的周围贴着锅做一圈粑粑。母亲很会掌握火口,既要粑粑熟透,又不让锅巴烧糊,总让锅巴焦黄焦黄的。当母亲揭开锅盖时,那满锅的粑粑白白泡泡的,围在旁边看稀奇的我们馋得直流口水。
  母亲一起添在竹筲箕里,叫家人都来吃。村里人都夸母亲的贴锅粑粑做得好,有时大家都来分享。因为南方地区以大米为主,吃到这样的粑粑,好像是一种新鲜味。母亲毫不吝啬。一生对人总那么热情、豪爽,这是村里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如今市场上也有仿做贴锅粑粑的,可总感觉没有母亲做的好吃。
  

  在平凡的生活里,我们托母亲的福,总感觉日子过得恬淡、温馨,安然。
  母亲不仅有能干的双手,而且还有大度的胸怀。
  过去年代,物质匮乏,缺衣少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百姓的命根子,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了把灶膛的那团火烧起来,操碎了母亲的心,累弯了母亲的筋骨。
  坚强的母亲总以自己柔弱的身体为我们遮风挡雨。虽然母亲的身材并不高大,可她有着男人般的意志,从不在困难面前低头。凭着那股顽强,任凭山路有虎,却偏向虎山行。
  大跃进年代,父亲常常在大生产工地,很难面面俱到照顾家庭。母亲从不拖父亲的后腿,困难面前毫不示弱。那时的我大约4、5岁,不能帮母亲一把。一天家里快要断炊,无奈的母亲只好在生产队请一天假,到山上去砍柴。那山离家大约一里路左右,来回走得快,也得大几十分钟,而且还要爬山。那天记忆犹新的是:母亲砍回一担又一担柴,中午,只是草草地吃一碗绿豆煮的冷饭,舍不得休息一会,接着上山。一直砍到夜幕降临,月光已照在了屋檐下,我和大妹坐在门口看着母亲挑着一担沉沉的茅柴回来,又赶紧进屋,点燃昏暗的油灯,为我们做晚餐。
  夜幕下的炊烟,卷起母亲一天的劳累与辛酸,走进茫茫的天际,把一家人对母亲的依靠,化作明天的期盼,迎来一个个黎明。
  

  更让母亲为难的是,返潮期不好烧的那些柴草靶子。
  过去农村大多数都是从田埂上砍回的软绵绵的极不起火的野草之类的东西。如果遇到稍微硬朗一点的柴之类的,那是一种幸运。往往那些东西,被勤快人或者有时间的人砍得精光,有时,连地上刨起来的草皮晒干了,也当作做饭的柴来烧。
  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主妇的母亲就吃大亏了。那时节往往是春天,或者是梅雨季节。春雨连绵或梅雨返潮时,那些草也返潮,放在灶膛里,很难点燃。这时,我常常看到做饭的母亲,被灶膛的烟子熏得鼻涕眼泪直流,看上去就像伤心地哭泣。有时,灶膛的火老闷烟,不出火,再等母亲钻进灶膛用口吹火时,那火喷的一下,又燃着了,结果那火苗把母亲的头发都烧得一股子焦臭味。母亲年轻时一头乌黑又厚的头发常常毁在灶膛前的火苗上。可那时,我们都不知道心疼母亲。当我们长大了,也在灶膛前烧火时,细心的母亲反复嘱咐,千万小心,不要被火燃着了头发。母亲的心疼成为我们幸福的摇篮。
  
  四
  炊烟有时又是温馨的印记。遇到天气好柴草好烧的时候,灶膛前的母亲,被红红的火焰映衬得红光满面,无论是青春时,还是中年时的母亲,都显得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母亲的漂亮,也让我们子女看得羡慕,总说母亲那么辛苦,面朝黄土面朝天,还有一脸的好皮肤。村里人也都夸母亲天生丽质,是前生修来的福。
  母亲的热心快肠更令人折服。尤其是家里来客人,母亲燃起炊烟,千方百计为客人做好吃的饭菜。母亲是个会做家的女人。父亲平常捕回的细鱼细虾,母亲就积攒一起。母亲总说:“只有愁菜的,哪有愁客的。”所以,家里随时来客人,母亲就把那些鱼虾上桌子,加上几道菜园青菜,母亲做的也好吃,让那些客人每次都吃的流连忘返,留恋不舍。
  农村的厨房宽敞又大,乘着客人的兴致,一家人围着母亲,家长里短,热火朝天地谈笑风生。家里总感觉红红火火,喜乐年华。
  这也标志着农村人待人热情大方的豪爽性格。母亲常跟我们说:“来人都是客,要学会做人相,别弄得冷火糗烟。让人难堪,人头狗脸要顾着,别那么小气。”从小,母亲还嘱咐我们:“待人要热情大方,吃饭都算不了什么,那是别人瞧得起,才进咱家的门。”
  过年过节,家里更热闹。当一家人闲手闲脚地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时,忙碌的母亲却在为家人做各种各样好吃的,等一家人吃完后,就准备在灶膛煨一吊子汤。看着母亲把锅端下来,在灶膛里扒个大窝窝,然后在周围撒满谷壳做影子,那只能焖火,燃不起大火。那道浓浓的炊烟就会顺着高高的烟囱缓缓上升,起到文火不灭的作用。这样煨的汤就香醇可口。煨什么汤,就是什么味道,不需要添加什么佐料。那种原汁原味的汤,恐怕在往后的日子里,会随着高科技的煨汤法取而代之,但它却难以达到那种煨汤的质量。可以说:那种土方土法是煨汤的不二选择,更难闻到那种诱人的纯正香味。过去我们农村人常常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煨汤的质量:“喝汤赶不上闻香。”可谓那煨汤的香味是多浓郁,更有没损坏的营养成分。家乡人就称大锅土灶煮的饭好吃,煨的汤好喝。
  那汤品也是母亲的人品。从小到大,我们看到的:每次煨好汤,第一碗是盛给祖父的,最后一碗是母亲自己的,往往最后也就没了。母亲孝老爱幼的良家女人品质,被大队、公社作为先进事迹传颂。她的言传身教也对我们往后做人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后来长大的我们,也像大人那样,把家里的柴砍足,为母亲分忧。但是每天的烟火,照样还是母亲点燃,无论是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总是不辞劳苦地,任劳任怨地把那缕炊烟燃烧得连绵不断。从没让家人感觉到冷火无情。
  

  那缕炊烟是母亲扛起的生活大旗,引领着家人生活的航向。那缕炊烟是母亲四季如春的情怀。每当我放学走在村口的路上,看到房顶上的缕缕炊烟,心情格外踏实。一进门就喊一声姆妈,随即听到亲切的回答:“你回了。”那一瞬的感觉温暖如春啊。
  那山,那水,那黑土地,在母亲的炊烟里,表现得如此鲜活,更为灵动。更有富饶的魅力。
  每当我回忆那些往事,它好像一帘幽梦,身临其境徜徉在缭绕的烟火里。透过炊烟看到了母亲说不完的苦涩。
  母亲的早逝,让那连绵不断的炊烟变得断断续续,往日的浓情变得物稀人少,那炊烟无不也是人生的烟火。人在,人情在,人走两丢开。炊烟是母亲的人气,也是家人的缘分啊!
  那炊烟渗透着母亲滴滴汗水,凝聚着家人浓浓的亲情,只有母亲燃起的炊烟最具凝聚力。她把毕生的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家人与事业而不计回报,您的恩德何止是这缕缕炊烟。您的恩德如大海无边,如江水流长。是千车装不尽,万语诉不完啊!我亲昵地问候一声:母亲您辛苦了!
  炊烟是母亲在灶台边不停忙活的身影,是盼望家人回家团聚,共进餐食的标志。哪怕母亲做的饭里,还有浓浓的烟火味,可大家谁也没有埋怨,只要有口吃的,就很满足。那是家人在一起最温馨的时刻。那饭里倾尽了母亲满腔的热泪与汗水,回想一路走来,有谁能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地去为你坚守灶膛前的那份火苗,把热腾腾的饭菜端在桌前,等你一起吃。然后,还要收拾狼藉的碗筷。
  每当想到这些,我们亏欠母亲的太多太多,没等我们回报,您就早早离开人世,心中的那份歉意,让我们遗恨终身。母亲啊,有您在的日子该多好。您做的饭菜,我们还没吃够。如有来生,我还做您的女儿,学会您做菜的手艺,让我来做给您吃。
  

  如今,那道炊烟,被迅猛发展的高科技取而代之。
  原始的炊烟随着时光前行,渐行渐远。它由物产丰富的煤,燃气,电逐步走向锅台,灶台,这无明之烟,大大减轻了劳力,节省了时间,更提高了生活质量。更有那些琳琅满目的炊具,一代更新一代,一代又迅猛的淘汰一代,让人目不暇接。
  生活方式与往年相比极具差异。家人不想做饭,随意就近上馆子,吃西餐。吃腻了高档,吃土菜。一切以营养为前提,再不是填饱肚子的时代了。
  我总想,如果母亲赶上现在的好时代,该多好。
  虽然那道炊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它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眷念。
湘韵ID:文绮个人简介:文绮,原名:李爱林,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自由投搞人,作品《窗外的布谷鸟》在武汉市计生委征文中,被评为三等奖,并编入书本,发放各区。作品《少年时的那个秋》被选入优秀文学作品集。全国文学社友、网友诗歌散文选萃第三辑。读书是学习,写作业是学习,为丰富业余时间,打造多彩的文化生活,将一支素笔舞春风,描绘人间真善美,落笔凝香,为生活歌唱,阳光心态,抒发心中美好的情怀,收获那份希望。文集链接:www.xiangyunwxw.com/e/member/ShowInfo/
微信ID:xiangyunwxw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湘韵文学网站首页注册,投稿!
欢迎加入湘韵文学作者总群:275974052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