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流浪地球》错过了原著的这些脑洞

近些年的热门国产电影总有一个逃不脱的宿命,那就是评价两极分化。
比如说这部《流浪地球》吧,豆瓣上排名靠前的短评要么是捧上天的五星,要么踩到底的一星,仿佛电影就是个站队工具,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中即西。
所以我发现电影的国别是个很奇怪的东西。豆瓣上但凡评价国外电影,用户还能够用脑子思考;但到了国产电影,理性就如太阳氦闪时的近日行星一样瞬间汽化,只剩下喷发的情绪了。
要我来评,《流浪地球》就是个三星水准的科幻片。在豆瓣上,我给《星际穿越》打五星,《火星救援》和《降临》打四星,给《独立日》和《2012》打三星。
嗯,也就是这类普通人拯救末日式英雄主义大片的水平吧,一切都是套路,把外星人和地震海啸换成了木星的大红眼而已。
特效确实很壮观,但不细致。从宇宙视角来看,场景的宏伟绚丽可以媲美好莱坞;但是对未来人类的生活场景描绘,完全不能触发应有的惊奇感。
其实刘慈欣原著中写到过飞行汽车、反物质炮弹、手腕全息计算机这类充满未来感的东西,但不知是预算不够还是脑洞不够,电影中毫无展示。
看着加大号的卡车在雪地里艰难跋涉,加大号的机枪对着火星弹壳纷飞,以及前刘海都没有按上的智能手机,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科技已经发达到可以推动地球的时代。
原著里还写过“记忆遗传技术”这样的黑科技,所以我一听到需要学五年才能上路的卡车司机就觉得很懵逼。再不济自动驾驶技术也应该够成熟了吧?
读过刘慈欣小说的都知道,他的科幻设定不仅仅有深厚的物理学基础,而且是贯穿着对人类生存处境的思考的。正是因为这种思考,我们对科技发展的期待才有了意义,否则就只是毫无目的的一路狂奔。
所以电影最让我不满的是,对人类在绝境中的价值观演变没有任何构想,即便是原著中已经有现成的脑洞可用。
比如说,电影展现的典型初中生课堂场景,是女班长令人作呕的主旋律朗诵朱自清的《春》;而原著中明明讲到,那个时代的学校教育都集中在理工科上,艺术和哲学之类的教育都已压缩到最少,人类没有这份闲心了。
比如说,电影开头有一个女群众演员在抱怨丈夫去找兔女郎——“不是说好要做彼此的天使的吗?”;而原著中明明讲到,那时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没有人关心爱情,所以男主的爸爸跟妈妈商量说他要去找另外一个女人的时候,就跟讨论晚饭吃什么一样轻松随意。
再比如说,电影里地下城的居住名额是抽签决定的,这是一种古老的把命运交给概率的方式;而原著中明明讲到,那个时代的逃生是根据年龄排序的,年龄越小越有优先权。
我们选择读科幻小说、看科幻电影,接受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未来跟现在必定是不一样的,不管是头顶的星空,还是内心的准则。
所以一部对合格的科幻片的基本要求,就是编导要敢想,想象出具有颠覆意义的新世界、新人类、新规则。
《流浪地球》的大场面确实达到了“敢想”的标准,但是细节和心态依然是小心翼翼地原地踏步,生怕踩上了哪条红线。所以电影学到了好莱坞大制作的外壳,但只要稍微剥掉点皮想看看内里,却发现还是空空荡荡。
我甚至觉得,刘慈欣在这部电影里的“监制”头衔,根本就是挂个帽子而已,对剧本没有什么话语权,否则不会容许把自己的一部充满人文情怀的末世寓言改编成俗套大片的。
值得注意的是,吴京最后毅然开着太空舱冲向火星,拒绝执行“火种计划”,这跟刘慈欣在《三体》中反对的圣母心如出一辙。我没法断定这种做法合理与否,但能够创作如此恢弘深邃的太空史诗的刘慈欣,轻易就给出这样一个“意料之中”的答案,故事也太掉价了。
其实原著最精华的部分,是地球逃逸以后发生叛乱的那一章,写出了人性中的狂妄如何摧毁理性的。但是这样的结局太灰暗了、太负能量了,太边缘价值观了,我不相信传说中的续集会完全照拍。
我承认《流浪地球》的里程碑意义,毕竟在此之前我对国产科幻的印象还停留在《霹雳贝贝》,还从来没有人认认真真做过这样的大片。
但是只要国产电影依然不敢想、不敢说、不敢演,比肩好莱坞依然是一句空话,纵然还是可以激起遍地的民族自豪感。
地球都已经流浪了,而你们要的依然只有民族自豪感,如果我是刘慈欣也只能摇摇头:理解不到位,作者两行泪。
你可能还想看:
《水形物语》导演:这部电影是我作为一个移民的自白
我不是药神,我只是一个代购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