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字典:孳养潮人百年的文化乳汁

如果要让我推荐一种最受全世界潮人钟爱的、对潮人文化贡献最大的书籍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投出一票:“十五音”字典!
我推选的不是一本书,而是指从成稿于清末、正式出版于民国初年的第一本《潮声十五音》一直到21世纪还在陆续出版的一系列“十五音”字典。我敢说,“十五音”字典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延续时间最长、出版版本最多、发行量最大、发行范围最广的汉语方言字典。虽然,它的编辑出版时间不是汉语方言中最早的。
从1913年第一本“十五音”字典正式出版发行至今,它已经历时近百年。据不完全统计,正式出版的各种“十五音”字典大概有30多种,不同出版社出重印的版本过百、发行量估计过百万(已经很难精确统计了)!

哪一种汉语方言,能像我们潮人一样如此不绝如缕地钟情于“十五音”字典,一代接一代地延续着它的香火?!下面这一长串的十五音字典名录,仅仅是笔者个人所见到的:
张世珍《潮声十五音》
江夏懋亭氏《彚集雅俗通十五音》(又名《击木知音》)
蒋儒林《潮语十五音》
陈复繁《潮汕注音字集》
潘载和《潮汕检音字典》
姚弗如《潮汕十七音新字彚合璧大全》
刘绎如《新编潮声十八音》
谢益显《增三潮声十五音》
鸣平《改订雅俗通十五音》
吴锦昌《潮汕音字典》
刘绎如《标准最新潮音检字》
黄钟鸣《潮汕大字典》
鸣平《潮汕十五音》
潘载和《增订万字本标准潮汕检音字表》
李新魁《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
文明辉《潮汕话六十韵:普通话对照》
丁逸民《潮声十八音辞典》
周耀文《潮汕话韵汇:普通话拼音对照》
杨扬发《潮汕十八音字典》
郑雪侬《新编潮州十五音》
……

恐怕外地的读者会由衷地惊叹:额滴个神咧,这么多!
近一百年来,尤其是在民国时期到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本“十五音”字典。正如《新编潮声十八音》的作者刘绎如在他的自序中所言:
“我潮专注字音之书,有所谓‘十五音’者,流传颇广。自繁盛之都市,以致荒僻之农村,凡稍识字者,几于家置一篇,奉为字学之津梁。”
潮汕原乡是这样,在南洋各地潮人聚居的地方也是一样;在劈波斩浪的红头船上,在漂洋过海谋生的“市篮”中,我们的祖先随身带走的,除了一捧故乡的黄土之外,还有一本本的十五音字典!正如新马著名的南洋史研究专家许云樵教授在他的著作《十五音研究》中所记录:
“ ‘十五音’本为科学化之民间字书,闽潮一带极为普遍,几家喻户晓,莫不备供检索。”“南洋最通行的一种(字书),却是《彚集雅俗通十五音》,商店的账桌旁,略识之乎者的家中,大多有这一本‘万字不求人’的法宝放着。”

“十五音”字典的最大功劳是帮老百姓识字扫盲,只要字表中有一个字是你认识的,你就可以认识其他全部字的读音。因而,“十五音”字典,是潮人无师自通、识文断字的拐棍,是孳养潮人百年的文化乳汁。因为有了“十五音”字典,潮人知道了“八声”(8个声调),知道了“十五音”(15个声母),知道了“四十字母”(40个韵母);因为有了“十五音”字典,潮人懂得了“击木知音”(声韵调拼切字音的方法),懂得了反切之学;因为有了“十五音”字典,潮人懂得了辨别平仄,从而能够读懂唐诗宋词,因而又善于吟诗作赋,蔚成鼎盛文风!

惜乎哉,旧版“十五音”字典今已一书难求,几近灰飞烟灭,尤其是首版的张世珍《潮声十五音》;垂髫弱冠,已不识“分粉奋忽雲混份佛”为何物。2011年9月我于马来西亚槟榔屿第九届潮学国际研讨会上作《许云樵<十五音研究>之研究》学术报告,重新整理书箧中收藏之十五音字典,纸黄字眃,心中戚戚焉。

除了上述这类同音字典之外,潮人使用的方言字典,还有模仿《康熙字典》按部首笔画排列的字典。第一本便是陈凌千的《潮汕字典》,其发行量也有几十万本。20世纪70年代以前,它在潮汕本土和港澳南洋均有广泛的影响。其后还有按《新华字典》体例编排的多种方言字典出版,发行量大、影响广泛的,有吴华重等的《北京语音潮州方音新字典》、李新魁的《普通话潮汕方言常用字典》、林伦伦的《新编普通话对照潮州音字典》、张晓山的《新编潮汕字典》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流行的多是这几个版本。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