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春译文与赏析 天净沙·春古诗翻译

天净沙春译文与赏析

天净沙·春

《天净沙·春》是元代散曲家白朴创作的一首小令。原文如下: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译文:

桃红柳绿的春山,煦暖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拂,楼阁上高卷起帘拢,倚栏干远望。杨柳垂条,秋千轻晃,院长子里静悄悄。院长外黄莺啼鸣,春燕飞舞; 小桥之下流水飘满落红。

赏析:

这支《天净沙·春》曲子,运用绘画技法,从不同空间层次描写春天的景物,具体来说,第一句的春日、春山构成整个画面的背景,是远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点是近景,第三句庭院中喧闹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画面,是中景。最能够体现春天特征的两个形容词是暖和啼莺,而最能庭院中生机的景物是舞燕和飞红。

延伸阅读

天净沙,春全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曰美景

《天净沙·秋思》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句描绘出秋天的美景。意思是,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具体原文如下: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释义: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赏析: 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自屈原的《离骚》起一直延续到现在。《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意思是外物使人内心的情意活动起来。那又是什么东西能让外物动起来呢?

《诗品》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他认为,这种能让物动,从而引起你内心感动的是‘气’。那气又是什么呢?

古人认为,宇宙间有阴阳二气,是它们的运行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四时晨昏。譬如:夏天阳气最盛,所以草木茂盛。但盛到极点就开始衰落,阴气渐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秋冬之际阴气最重,因而草木衰败。阴到极点又转为阳,阳生而万物长,所以春天就会百花齐放。由于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这些变化而感动。

春天草木的萌发让人联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欢的心理。

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因此会让人感到忧愁和悲伤。

《离骚》中屈原叹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宋玉在《九辩》里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陆机《文赋》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再看他的布景:“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

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

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

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

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

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谥。

又是那么温馨。

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

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

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

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

为了所谓的前程吗?

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

那功名离我近吗?远吗?

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

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

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

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

还是会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

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

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觉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经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让人泣不成声也。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天净沙春拼音版

天净沙-春

作者:白朴

chūn shān nuǎn rì hé fēnɡ ,

春 山 暖 日 和 风 ,

lán ɡān lóu ɡé lián lónɡ ,

阑 干 楼 阁 帘 栊 ,

yánɡ liǔ qiū qiān yuàn zhōnɡ 。

杨 柳 秋 千 院 中 。

tí yīnɡ wǔ yàn ,

啼 莺 舞 燕 ,

xiǎo qiáo liú shuǐ fēi hónɡ 。

小 桥 流 水 飞 红 。

白朴 简介

「元朝」

白朴(1226—1306以后)字太素,号兰谷;原名恒,字仁甫,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迁居真定(今河北正定)。与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一并称为“元曲四大家。”白朴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白华为金宣宗三年(1215年)进士,官至枢密院判;仲父白贲为金章宗泰和间进士,曾做过县令,叔父早卒,却有诗名。白家与元好问父子为世交,过从甚密。两家子弟,常以诗文相往来,交往甚好

天净沙春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原文: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朝代】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扩展资料: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

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白朴最著名十首诗

1天净沙 春——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2、天净沙 夏——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  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3、天净沙 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4、天净沙 冬——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  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关于元曲春天的5首古诗是什么

天净沙·春

朝代:元代

作者:白朴

原文: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大德歌·春

朝代:元代

作者:关汉卿

原文: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清江引·春思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西湖杂咏·春

朝代:元代

作者:薛昂夫

原文: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

叩逋仙,访坡仙, 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

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醉太平·寒食

朝代:元代

作者:王元鼎

原文:

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阳春曲·春景

朝代:元代

作者:胡祗遹

原文:

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洛阳花酒一时别。春去也,闲煞旧蜂蝶。

生查子天净沙春

生查子是个词牌名,《天净沙·春》是白朴创作的散曲。

生查子,词牌名。又名“相和柳”“梅溪渡”“陌上郎”“遇仙楂”“愁风月”“绿罗裙”“楚云深”“梅和柳”“晴色入青山”等。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有双调五体,字数有四十、四十一、四十二三种。正体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代表作有五代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北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等。

《天净沙·春》是元代散曲家白朴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是白朴《天净沙》四首之一,四首《天净沙》分别以四季为题。天净沙·春通过对春日里山、日、风、楼阁、院子、莺燕、小桥、流水、落花的描绘,呈现出一幅远景、近景、中景皆具的春意图:草长莺啼,花落燕舞,姹紫嫣红。其笔下的春天景色如画,生机盎然。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