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有大叔盯着我看?
总是有大叔盯着你看,说明你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女人。如果是在外面有大叔盯着你看的话,对你造成了影响,你可以当面儿和这个大叔说一下,你这样的做法让我感觉到很别扭,你不要再盯着我看了。如果你想要。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的话,你就不用管别人看不看你了。
big boss is watching you出处?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老大正在看着你 出至小说《一九八四》 watching也可翻译成监视。 这句话被反复提及的原因以及深藏于其中的暗喻或潜台词……
is watching you梗的出处?
XX is watching you是什么梗
此梗出自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反乌托邦小说《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中的「老大哥」(Big Brother)形象。小说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假想的极权主义社会。书中描述的「电幕」,能播放节目也能反向监视人们的一举一动,一切尽在「老大哥」掌控之中,故有名句”The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此梗表示XX正在看着你,你的一言一行都暴露在其无处不在的监视下
不喜欢被众人凝视的感觉?
我是一个害怕被人“看”的人。
有个同事喜欢站在背后看我工作,这让我如芒在背(他没有什么特殊原因,就是一种习惯);
电梯里遇见大妈上下打量我,我也会浑身不自在。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但读过的书倒是为这种不舒服提供了一些哲学根据。
“看”世界
在古代西方哲学里,“看”并没有作为一个哲学对象来研究,而只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和“听”“说”一样。
在柏拉图著名的洞穴比喻中,无论是对洞壁影子的认识,还是外面太阳(真理)的认识,都是通过“看”实现的。(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你会怎样对待那个知道真相的人?)
亚里士多德也把“看”作为人的感觉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能使我们认知事物,并显明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此于五官之中,以得益于视觉者为多。——《形而上学》
在古代,“看”更多是发生在人与世界之间的、单向的认识过程。人,通过“看”世界,来认识世界。
而人与人之间的“看”,尚未进入哲学的视野。
到了近代,作为认识世界的方式,“看”的地位远不如“思”。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奠定了“思”与“我”之间的关系,“思”不只是“我”认识世界的方式,更是“我”存在的证明。
“我思”是认识的主体,甚至可以说,“我”,就是“我思”。
电影《黑客帝国》里,人类由一个名为“矩阵”的人工智能控制,矩阵设计出来的世界困住了主人公的“思”,而他也一直认为这是真实的自我。
实际上,躺在冰冷的机器里的“我”,就被“我思”排除了。
但在古代,“看”依然还有别的含义,例如,古希腊神话里,美少年纳喀索斯爱上了自己水里的倒影,这就已经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看”了。
这一层含义被弗洛伊德发掘出来,后来发展成拉康著名的“镜像理论”。
“看”自己 与“看”别人
心理学家拉康发现,婴儿在6个月左右,就能在镜子里分辨出自己的样子了。这是主体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主体的“初次认同”。
主体凝视镜子,看到了镜子里的影像也在看主体,确认了主体(“我”)与镜像之间的相互认同。
而当这种凝视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人与镜子之间,就产生了差别。
在别人的凝视中,主体处于“被看”的地位,这种来自外部的凝视,在拉康那里是“他者”。
这个时候主体是被他者所认证,主体最终成了他者欲望的客体。
同样是看,为什么有些人的看是很正常的,而有些人却显得猥琐,例如男人对美女的打量,大妈对别人上下看遍全身的打量。
因为前者的“看”是认识外界的方式,或者确认信息的方式(说话看着人的眼睛等)。
但后者的“看”,寄托着他者对于被看的主体的欲望。
他者期待主体是美女,穿着得体的衣服,或者引起他者的好奇,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受到了他者性的侵入。
记得我小学的时候一次期末考试,正好答到数学卷子最后一道题。监考老师就站在我旁边看。
那个时候的我并不知道老师看的是卷子的内容,而不是我的答案,只觉得如坐针毡,在他“看”的时间里,我一笔都没写。
也不知道老师看了多久,等他走了,考试也距离结束不远了,那道题只好空着。
当时我在班级里是学习比较好的学生,最后一道大题一笔都没写这种情况,还实属第一次。
父母得知后大为着急,询问我原因。然而回到家里,我却很快把那道题做对了。
被老师“看”的我,即使实际上并不是老师看的对象,但对于我来说,结果没有区别。我认为老师看我,是期待或判断我答得出色或糟糕,是对我的行为有一个预判,这才是让我发挥失常的原因。
老师看的究竟是什么,这并不重要,即使他只是盯着我的桌角,产生的效力也是一样的。
用拉康的例子来说,有些动物长有眼睛形状的斑,这些眼状斑能迷惑其他动物,让猎物或者天敌以为它们在被“看”。
而实际上,有眼状斑的动物,可能并没有看到其他动物,但“看”这个动作,在实际被看到之前,已经发生了,即主体意识到自己进入了他者的凝视,开始受到凝视的影响。
“看”与“被看”的权力
“看”不仅给主体心理上造成了被凝视的压力,而在实际的关系上,也构成了权力的压迫。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里,描述了边沁著名的全景敞视监狱。
这是一个环形建筑,四周分割成小囚室,每个囚室都有两扇通透的窗户,中心有一个瞭望塔,囚室的窗户一扇与塔的窗户相对,另一扇则对着外面,光亮能一直照进来。
也就是说,囚犯随时都可以被“看”到。
充分的光线和监督者的凝视比黑暗更有威慑力。
在这个监狱中,瞭望塔里到底有没有人在看,影响不大。重要的是给囚犯造成了一种有意识的可持续的可见状态,让他们知道自己可能随时被看,而每时每刻按照权力的规训行事。
在福柯这里,凝视是一种权力。
他人的凝视,是一种权力的压迫。
奥威尔的小说《1984》里,在极权主义的大洋国,家家户户都有显示屏,处处都有标语写着“老大哥在看着你”。主人公要和恋人相会,都要租一个没有显示屏的房子才安心。(详见“奥威尔的《1984》:人性的悲歌”)
而自始至终,人们也不知道“老大哥”究竟在不在“看”,甚至“老大哥”是谁,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都秘而不宣。
然而人们只要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监视,就足够了。
“看”的权力不是现代社会特有的,在封建社会,“看”也体现了男人对女人的权力:“不想自己的老婆被别人看”。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一本小说《屋顶丽人》,就是围绕“看”与“拒绝被看”进行的。
三个工人在观看一位在自家屋顶进行日光浴的女人,其中一个工人说,“我老婆要是像那么躺着给人看,我立刻制止她。”
这个心态可能很多男性都有,但“不让自己老婆被看”,不妨碍这些男人去看“别人的老婆”而品头论足。
“看”回去
对于被“看”,女性主义给出的反抗方式是转换看的视角,变成女人“看”男人。
于是,在女作家的书写、女导演拍摄的电影中,我们看到了女性视角。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更直接的方式是,“看”回去——打破你的期待。
知乎上有一个有趣的问题:路上遇到暴露自己下体的变态,怎么办?
一个医学生的真实经历给出了令人叫绝的回答:
一群医学院的女生下了解剖课,正好遇见这样的变态,于是围住他,热烈地讨论着他的器官有着怎样的问题。
从那以后,那个暴露癖的男人再也没有出现过,答主甚至担心他会不会因此有了心理阴影。
不被“看”影响,最核心的是要保持自我。不管他者的期待如何,与我无关。
读本科的时候,又一次期末考试,监考老师在旁边看。(为什么总是我遇到这种情况,看来下次要谈谈墨菲定律了~)
虽然我还是会紧张,但毕竟十几年过去了,人总要有点长进。
我在心里强迫自己专注于答题。
不知道是我的定力起了作用,还是题目太有吸引力的原因,我竟真的沉浸在答题中了。
那一门专业课我考了班级第一。
后来跟老师聊天,老师说,我看了那么多学生的答案,你的最深刻。
那道简答题是:“论述海德格尔的基础本体论。”
不管凝视者对你有什么期待,你只要做自己就好,因为主体是你,只有你自己,才能定义自己。
对于我小时候那件事,后续是父母发现我并不是学习上的问题,松了口气,问我为什么在考场上没答出来,我如实说,是被老师“看”的。
父亲哈哈大笑,觉得这个理由太幼稚,他不明白被人看跟答不出题有什么关系,但也没有质疑我,只是说,下次就大胆点跟老师说,“老师您站在我身边我写不出来。”
我不知道现在的孩子跟我们当年相比,是不是多了些勇气。于我,这样的拒绝,直到上了本科,都没说出口。
但这确实是个方法,勇敢地告诉他者,我拒绝你的凝视。
老男人一直盯着你看什么心理?
这要提防了,这个老男人不正经,或者是心怀不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