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教育专著读后感(教育专著读后感1500字)
#教育听我说#
去年是我当班主任的第一年,高强度的班主任工作让我产生了忐忑、不安、抗拒…等等一系列畏难的情绪,身边的老教师熟知我的心情,于是给我推荐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这本自1969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23种语言发行了46个版次的教育著作,以其富有深度和思考的教育经验深深地吸引了我。
该书是苏霍姆林斯基对其多年学校工作的总结,是他对沉思、焦虑、担忧和不安心情的总结。记述了作者五年期间与一个班的三十一名学生朝夕相处的平凡岁月,内容是一年小学预备班和四年小学班的日常教育和教学工作,初看之下没有什么奇特之处。那么这本书的魅力何在?掩卷细思,一颗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儿童的火热的心所迸发出来的无穷创造力和生命力,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在拜读之后,我也有了对自己刚刚开启的教育之路的些许思考——爱孩子,是教育工作的灵魂。
爱孩子就要接触孩子,与他们成为知心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这一点,对于我们教师尤为重要。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深入孩子中间去,俯下身子,爱所有孩子成为他们的朋友,与他们分享快乐和忧愁,了解他们的内心是我们做教师最应该做到的。
爱孩子就是要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事实上,当孩子们在犯错误的时候,他们迫切要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赏识那些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赏识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我们爱学生、赏识学生,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用同样善良,真诚之心去爱他们、爱集体、爱社会,从而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爱孩子就不要局限住孩子的思维,要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求者。” 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思考是教育工作者一直值得深思的问题。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变得聪明,能让学生时时体味来自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看完这本书,我不禁想到了班级中那个看似有些特别的身影,他是一个随时都有可能“原地爆炸”的男孩。脾气暴躁,发怒时嗓音穿破教学楼直冲天际;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拎起同学的书包直接扔到楼下;遇到不开心的事时举起东西就摔;搞怪时,拿了同学的东西满教学楼藏……他像一只失去了爱与被爱的小狮子,随时都会怒吼,扰得我焦头乱额。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思考了很久,育人先育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决定从心底里好好爱这个孩子。
我与他之前的班主任沟通,了解了基本情况后,我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来到了他的家里进行家访,单亲家庭的情感处理过于简单,父亲的管教方式过于严格粗暴,使得他严重缺乏关爱。但是,同时我也发现了孩子家里绿色植被很多,这证明他很喜欢养花花草草;于是我心中的一个想法油然而生,我和孩子面对面地进行了交流,谈起了他感兴趣的绿色植物,并决定在班级里种植一株草莓,得知父亲也是种植植物的能手,我就鼓励他和父亲多多请教种植草莓的知识,增进了他们父子的感情。还记得和他一起栽草莓的那天,手上脸上都弄得脏兮兮的,但他笑得是那么开心!也是从那以后我开始走进孩子的内心,他经常和我谈论养植草莓的方法偶尔也会谈起他的父亲;之后的带花土、肥料、剪枝、残叶回土施肥、五天浇一次水、做记录等等每一步都做的那么细致,我竟没有想到他也是一个如此有耐心孩子。终于在他的精心照料之下,结出了小草莓。我在全班展示了这个富有新鲜生命的草莓,他也拿出来和大家一同分享,班级里的同学们都夸赞他了不起,他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生活在班集体中的快乐。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现他对科学课越来越感兴趣,偶尔还会利用课余时间和科学老师讨教养植茎类植物的方法……
就这样那个时不时会“原地爆炸”的男孩,在爱与被爱的包围下开始逐渐的柔和下来。不在无缘无故的发脾气、扔东西;主动为班级拖地值日、逐渐的融入到班级体当中去。后来的每一次放学他都是最后一个关好班级窗户然后离开的,他说“老师一个人在这挺冷的,我把窗户给你关上”。那一刻我的心底有一团温暖,悄然地融化。
冰心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将这句话做了很好的诠释。真诚的赞美,发自内心的鼓励,无私的关心和帮助,是沁人心脾的玫瑰,是滋养万物的阳光雨露,作为一名教师,把爱心留给学生,不断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迈进!
“用爱浇灌教育之花”,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用爱心浇灌祖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