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3000字(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500字左右)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3000字(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500字左右)

《古兰经》中有明文训诫:“今世生活,只是游戏、娱乐……只是欺骗人的享受。”“大地上所有的灾难,和你们所遭的祸患,在我创造那些祸患之前,无不记录在天经中……以免你们为自己所丧失的而悲伤,为我所赏赐你们的而狂喜。”

这本书我早就买了10个月左右,但也是最近才读。书本厚厚的,非常有这个厚重感。读书速度也是非常的快,花了两天时间读完。

此本书采用双线叙述手法:一个是描述民国时代的事情,一个是描述1960年祖国解放这事情。营造了很大的悬念。前面三分之二的描述非常具有文学水准的,后来就逐渐开始转变为言情小说,而且形容词用地非常泛滥。

先说民国时代这条线,本书是以“玉”有关的事情展开铺陈的,对“玉”有着重的描述,为读者揭开“玉”神秘的面纱。而且之前这本书我以为是讲穆斯林为主的,也是带非常大的期望过来看这本书,但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神秘,穆斯林民族色彩描写得非常少,这让我感到失望。写到郑和是回族人这一点让我觉得颇为有趣。再加上还有个英国人是个“中国通”,对古玩、收藏非常专业,通过他的口中了解到很多中国另类历史,这让我非常汗颜。主人公是从个流浪儿,被回族人收养后,阴差阳错就成了做“玉”的梁师傅的徒儿,师傅跟他相处如同父子,毫不保留的传授技术给主人公。不料,因为一件古玩师傅断送了性命,还把家产全部赔出去。主人公去到仇人那里,忍辱偷生学了三年之后终于有所成,最后就跟师父的大女儿结为夫妻。经过了十年就将“奇珍斋”这个名字在北京打响了,在北京属于数一数二大古玩龙头。后来经历了1937年的日本侵略战争,主人公要去到英国,发生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重返中国后陷入了一出出悲剧。

接下来说第二条线1960年代的中国。这个时候主人公的女儿已经长大了。女儿顺利的考上北京大学外语学院,由此进入了北京大学,之后就是一系列的政治、阶级,而且和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人进行了一些颇为复杂的交流,对谈,以及政治形态。这条线有明确的政治倾向,而且刻画出了北京大学当时里面的生活形态,矛盾对立。

在之后的,这两条线交汇起来,而且显得有点格局不大,弱化了事情的流畅,将原先的严肃文学变成了通俗文学,由此大大打了折扣。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