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简介资料(莫高窟简介50字以内)
浩荡的 1500 年
从敦煌市出发,向东南行进 25 公里,经过一片荒芜之地,绿洲出现。这个地方,就是莫高窟。
莫高窟的存在,承载了中国 1500 多年的历史变迁和艺术积淀,也见证了最初的东西文化融合。
公元前 336 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被波斯派出的刺客杀死在女儿的婚礼上。他的儿子,20 岁的亚历山大继位,彼时,这位受教于亚里士多德的年轻人,还不曾被称作亚历山大大帝。
两年后的春天,他拾起父亲征服波斯的梦想,率领 35000 人的军队和 160 艘战舰,踏上了远征东方的路途。公元前 330 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庞然大物——波斯帝国——轰然倒塌,亚历山大统治下的马其顿帝国达到极盛。
战争的硝烟并非暗不透光,文化和艺术被包裹其中,熏染了被征服过的每一寸土地。出生于佩拉的亚历山大虽然统一了希腊全境,而他本人却成为了希腊文化和艺术的俘虏。征战数年中,他的马其顿军团一直向东,将古希腊的优秀基因踏印在了帕米尔高原的山脚下。
400 年后,最早的佛陀塑像出现在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它头顶上的肉髻,像是希腊雕刻中的波浪式卷发,通肩式的袈裟更是与希腊经典雕塑中的长袍如出一辙。这些以希腊造型为基础,同时融合了波斯和印度元素的艺术形式,被称为犍陀罗艺术。
犍陀罗佛像雕塑
古希腊浮雕
毫无疑问,这是最大规模的一次希腊化进程,但它并不在亚历山大的预料之中。这位领导者更无法想象的是,东西融合的种子犍陀罗艺术将跨过大漠,继续前行,并在那里开出一朵绚烂无比的花——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的出现,有些奇幻。
公元 366 年的一天傍晚,行游僧人乐尊偶见一面山崖上光芒四射,如现万佛,受到感召,他便在崖下的岩壁中凿出一个洞窟,修行于此。最初的这个洞窟极其狭小,只能勉强容纳一人。
丝绸之路,为莫高窟的繁荣提供了契机。起源于西汉的这条商路,至魏晋已经比较通畅。这个时期,无论是由东向西还是由西向东,无论是取道路途较长的北部路线还是较为难走的南线,敦煌都是必经之路。
丝绸之路
往来于丝绸之路的商人中,有许多是传法的佛教修行之人。由西而来的,会驻足此地传播佛法、翻译佛经、开窟造像;向西而行的,也会在这里歇息。敦煌,成为了繁盛之地。
而莫高窟距敦煌的人口聚集地不远,这里有适合开凿洞窟的陡直崖壁,还有一条足以养活生命的小河,具备僧人静修的条件。从此,一项延续了千年的伟大“工程”,在这里悄然开始。
莫高窟
与中国其他石窟不同,莫高窟开凿在砾岩上,不适宜雕刻,除了建筑外,这里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泥塑和壁画。
画师和工匠们根据自己对佛经、佛传故事的理解进行创作,每一个塑像、每一幅画都不同。而无论是盘腿而坐的佛像,还是色彩艳丽、鼻梁高耸的人物壁画,它们最初都无一例外的受到了犍陀罗艺术的影响,西域色彩浓厚。
莫高窟第 428 窟 伎乐飞天 北周时期
魏晋南北朝历经 360 多年,政权频繁更替,直到末年,莫高窟的创作者们才从纯粹使用外来艺术风格,开始向本土化过渡。
北魏年间,太武帝为巩固中原地位,开始灭佛行动。由于敦煌地理位置偏远,不仅没有受到灭佛令的影响,反而成为中原僧侣和教徒的避难所。他们把信念附在一斧一凿里,为莫高窟带来了最初的繁盛,也开启了中原风格的探索。
其中,以描绘释迦牟尼前生——九色鹿王的壁画《鹿王本生图》最为知名,而童年的那部动画片《九色鹿》(上映于 1981 年)就来源于此。
莫高窟第 257 窟 《鹿王本生图》局部 北魏时期
动画片《九色鹿》
公元 581 年,杨坚篡夺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结束了中原几百年的动荡,这个仅存在了 38 年的王朝共开凿石窟 70 余座,就数量来说,并不算多,却使窟中的中原风貌渐渐凸显——艳丽的西域色彩被渐渐抛弃,整体色调趋于雅致,线条流畅,神态优美——为莫高窟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
莫高窟第 420 窟 隋代时期
在隋代的造像和壁画中,有许多“黑脸”人物,这与当时所用颜料——铅有关。
在中国,铅的运用比较早,它通常以多种形态存在,其中橙色的铅丹和白色的铅白在壁画中使用最多,而被氧化变色最为严重的就是铅丹(其他朝代也存在颜料被氧化的情况)。
莫高窟第 420 窟 隋代时期
隋朝虽短暂,却为唐的强盛积蓄了力量。公元 618 年,年仅 13 岁的隋恭帝杨侑禅让皇位于李渊,自此,“大唐”的名号蔓延开来。
从中原而来的画师和工匠们带着唐朝的荣光,展现出了绝对自信的中国风格,其中,开凿于盛唐年间的第 130 窟最为震撼,里面有一尊耗时近 30 年才完成的通顶大佛,它高 26 米,双眼微合下视,略含笑意,神情端庄慈祥,被称为“南大像”。
有意思的是,为了解决观者仰视“南大像”时所造成的视觉差,当时的工匠们有意将它的头部做了放大处理,所以当我们站在这尊大佛脚下时,仍可以清晰地看到其面容。
莫高窟第 130 窟 南大像 盛唐时期
“南大像”顶端的藻井,色彩淡雅,四边图案对称,为北宋时期的画师所做,用以衬托佛像的庄严神圣。
莫高窟第 130 窟 藻井 宋朝时期
较小的泥塑中,当属盛唐时期开凿的第 45 窟最为精美。群像的正中是释迦牟尼,他慈目低垂,面相丰圆,袈裟衣纹流畅,绘塑技法已臻完美。
分立两侧的近侍是两大弟子。右侧的迦叶老成持重,脸庞方正,眉头蹙起,面部表情庄重肃穆,似乎正在冥思苦想。与迦叶相对的阿难则年青俊逸,他弯眉舒展,嘴角略翘,两手自然合于腹前,神态恬淡恭顺。这两尊塑像造型有别,情态各异,很好地突出了两大弟子截然不同的性格,它们不但是唐代弟子像中的上品,也是莫高窟雕塑艺术中的佳作。
莫高窟第 45 窟 盛唐时期
莫高窟第 45 窟 阿难 盛唐时期
飞天,也极具中国特色。这个结合了印度佛教天人、中国道教羽人(古代神话中的仙人)和西域飞天的形象,在唐代完成了中国式演变,进入成熟期,艺术形象更是达到了最完美的阶段。
莫高窟第 158 窟 飞天 中唐时期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渐衰,公元 907 年,朱温篡唐建立梁朝,史称后梁。
唐朝的覆亡,带走了莫高窟的辉煌。自此之后,中原皇室转向内守,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从五代十国至元代,新开凿的石窟数量不及唐代一朝。元代以后,莫高窟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
到 14 世纪,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那条曾经繁华了几百年的陆上黄金线及沿线遗迹大都被沙漠吞噬。幸运的是,那片小小的绿洲——莫高窟,大部分完好地保存了下来,那些如万花筒般的壁画,仍捕捉着东方与西方初遇时的风貌。
1908 年的莫高窟
1900 年,藏经洞的发现,震惊了世界,莫高窟再次回到公众视野中。
当年,居住在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为了将已被遗弃许久的部分洞窟改建为道观,计划进行大规模清扫。当他为第 16 窟(现 17 窟)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一个长宽各 2.6 米、高 3 米的方形密室呈现在眼前,里面整整齐齐的叠满了经书、绢画和文献——宋朝中期,新疆部分地区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僧侣预感到劫难发生的可能,于是把 4 世纪到 11 世纪的 5 万多件佛教资料放在了 16 窟中——这些珍贵史料,在窟中一睡,竟是千年。
伯希和与身后的万卷经书
不幸的是,在清朝末年,朝廷自顾不暇,王道士多次上报均石沉大海。
几年后,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橘瑞超、俄国人鄂登堡等西方所谓的探险家接踵而至,近 3 万件文物被陆续运出国门。
伯希和 1908 年从新疆进入敦煌拍摄的照片
令人吃惊的是,从斯坦因 1907 年进入敦煌到民国中后期的 1938 年,国内几乎无人到过这座胜地,对于那里发生的一切更是无人问津,难怪陈寅恪先生在后来的研究中,不断叹息此事: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莫高窟
至今,莫高窟已经存在了 1500 多年,它用 735 个洞窟、4.5 万平方米的壁画、2415 尊彩塑,见证了历史河流的浩荡前行。
它的美与震撼力,无可比拟,如季羡林所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再没有第二个。”
本文为微信公众号LCA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