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分子激光(全飞秒和准分子激光对比之十六:手术成功率)

准分子激光

新朋友点上方蓝字“西京近视矫正中心”快速关注
        
        本公众号文章谨代表我个人观点,并无任何商业利益因素。鉴于广大近视朋友对于近视手术的了解非常有限,我谨以学术探讨的角度,主要面向广大患者朋友,希望起到科普的作用。如有侵犯个人或者商家的利益,敬请谅解。真理不辩不明,也欢迎患者、同道以及厂家批评指正。本公众号所有文章版权所有,如需转发,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什么叫手术成功率?
我想近视手术的成功,并不简简单单地顺利完成手术,没有发生术中并发症这么简单,这仅仅是最低层次的手术成功率,好比胆囊切除成功,切下来就算成功。心血管放支架,放好就算成功。但这也往往是每个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因此每位患者在咨询手术时,都会特别咨询手术的风险以及成功率。我通常给患者的答复是,这种低层次的近视手术成功率是99.9999……%。
手术成功完成了,但是现实却是,有很多人却手术效果不满意,最常见的就是眼睛干涩,晚上视力偏差,看东西有眩光、光晕、星芒,或者视物有模糊、重影……
此时,就出现了医患双方不同的回答,医生说,手术很成功,视力很好。患者说,手术没给我做好,手术没有成功。
这就尴尬了,相互扯皮。医生觉得患者事情真多,视力都恢复到1.0了,还唧唧歪歪。患者觉得手术有问题,虽然能看到1.0,但是总觉得看东西哪里不对劲。
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说到了手术预测性的问题。我们讲一个完美的手术,要做到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预测性。
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安全的前提下要有效,有效的前提下稳定和预测性好。
预测性,是指假如术前五百度,两百度散光。手术预测术后近视矫正,散光消失,视力达到1.0,同时没有额外的症状,比如眩光、光晕等视觉质量差的表现。术后如果果真如此。那便是手术预测性好。但是如果术后并非如此,我们会认为这个手术预测性不好。
如果预测性不好,那么这个手术的成功率就打折扣了。
目前为止,在预测性方面,准分子激光完胜全飞秒SMILE。
美国对于全飞秒SMILE的认可是最晚的,也证明其对新技术要求更加的严格。2016年,蔡司的SMILE终于通过了美国FDA认证,但是认证通过,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近视度数在100度和800度之间,散光50度以内。众所周知,中国人是极富有挑战性的,SMILE手术在中国的高手手下,近视度数最低做到了50度,最高做到了1000多度,散光做到了500度。
美国FDA为什么将近视度数控制在100和800度之间,散光控制在50度之间呢?根本原因是由于设备的精确性问题。尤其是针对散光,由于准分子激光能够实现完美跟踪,因此能够类似于激光制导的导弹一样,指哪打哪,因此根本不用担心眼球的运动,每个脉冲依然可以精确地命中目标。因此在准分子激光发射过程中,看到激光脉冲如水银泻地般落在角膜上时,我总会放心地想,每一个脉冲一定完美地完成了它的使命。相反,全飞秒则不同,由于理论上的迥异导致全飞秒必然会导致精度偏差。可以这么去想,全飞秒类似于飞秒LASIK手术中飞秒制瓣的过程,只不过SMILE利用飞秒扫描了两层,而飞秒制瓣扫了一层。而大家对于飞秒制瓣这个过程是非常熟悉的,就是根据瞳孔中心大致对位,然后负压固定眼球,扫描。没错,是大致对位。即便是我们看准了瞳孔中心或者固视灯的映光点,并让激光中心与之重合,那也仅仅是一个肉眼下的大致对位。偏差还是有的。而且,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万一,扫描过程中眼球动了,离开了预先的位置,但是,设定好的飞秒激光还是按照固定的程序发射。那会造成什么结果呢?刻舟求剑的结果。你刻的位置,未必会是你的宝剑掉下去的位置~
那么,这就尴尬了。
因此,美国FDA将近视度数控制在800度以内,散光控制在50度以内,是有道理的。因为,万一不准,50度的散光轴位偏差一点,影响不算很大。但是如果是300度散光,偏差一点点就会后果严重,导致该矫正的散光没矫正,反而带来新的散光。
最后,我们还要说到kappa角以及角膜上的不规则散光。准分子激光能够精确地补偿kappa角,甚至于采用角膜像差引导或者角膜地形图引导的手术模式,预先设计,有预测性地去矫正不规则散光。因此,术后的视觉质量理论上趋于完美。而全飞秒SMILE甚至在手术软件设计界面上都没有kappa角补偿以及角膜不规则散光的输入或者导入位置,也就是说,这种手术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如何达到良好的精确性和预测性?如果不讲这些更深层次的个性化设置,而空谈SMILE可以达到更佳的视觉质量,那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吗?
美国纽约大学的John Kanellopoulos教授,最近的几篇文章都很有轰动性。一篇文章比较的是SMILE组和角膜地形图引导的LASIK组,一篇用体外实验研究了两种术式的生物力学对比,最近一篇是第一篇文章的术后一年报道。得到了和国内对于全飞秒和准分子激光的大量对比研究相反的结果。国内研究,基本上是两组人,一组做SMILE,一组做LASIK。而这位教授是让患者一只眼做SMILE,另一只眼做LASIK。另外,国内研究,LASIK方式一般采用标准模式,而John Kanellopoulos教授采用的个性化手术方式,即角膜地形图引导的LASIK。
也就是说,这位教授的研究更加严谨。
看看他的研究结果,采用对侧眼研究模式对比的个性化飞秒LASIK与SMILE的术后一年的随访观察提示,在手术的预测性方面,准分子明显优于SMILE*。
附图一张。左图是LASIK手术预测散点图,右图是SMILE手术预测散点图。如果散点图越接近中央的斜线,证明手术预测性越好,而偏离越大,则预测性越差。结果很明显。

综上,在手术成功率方面,准分子要优于全飞秒SMILE,因为手术设计可以更加完美,考虑更加周全。另外,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准分子设备不需要术者太多的手术技巧。而后者的成功率,可能更依赖于术者的术中操作,患者自身的配合,以及听天由命的运气,
因此,相比于医生的手,我更相信机器。

参考文献: *Kanellopoulos AJ. Topography-Guided LASIK versus 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 Long-term Refractive and Quality of Vision Outcomes. Ophthalmology. 2018.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西京近视矫正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欢迎浏览我的系列文章——

全飞秒和准分子激光对比之十五:瓣和帽
全飞秒和准分子激光对比之十四:葡萄本酸甜,非甜亦非酸
全飞秒和准分子激光对比之十三:对不起,我们不是半飞秒
全飞秒和准分子激光对比之十二:长江后浪推前浪,全飞是否是后浪?
全飞秒和准分子激光对比之十一:起名之“八戒,你好”
全飞秒和准分子激光对比之十:手术适应证及二次增效
全飞秒和准分子激光对比之九:远视矫正的“加法”和“减法”
全飞秒和准分子激光对比之八:手术价格
全飞秒和准分子激光对比之七:手术安全性
全飞秒和准分子激光对比之六:视觉质量
全飞秒和准分子激光对比之五:早期视力恢复
全飞秒和准分子激光对比之四:角膜组织切削量
全飞秒和准分子激光对比之三:手术操作难易度以及学习曲线
全飞秒和准分子激光对比之二:精度
全飞秒和准分子激光对比之一:kappa角调整

      
点击“阅读全文”,了解详情

准分子激光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