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秦观(重读秦观《踏莎行》)

踏莎行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当看到“郴州旅舍”这四个字时,我们会想到什么?或是漂泊羁旅之恨,或是身世家国之忧,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类似的行旅题材诗词中,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作者暂时栖身于旅舍,最终也基本会点出“长路漫漫,明日复又出发”的意思。但《踏莎行》的抒情主人公与众不同,本该处于流动之中的他却滞留于孤馆,从而内容构成对主题的悖反。他无处可去么?“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抒情主人公的心目中确乎存在一个目的地——“桃源”,但这个“桃源”是抽象的。一方面,指示通往“桃源”的“楼台”和“津渡”被“雾”与“月”所遮蔽;另一方面,“桃源”本身也被视线遮蔽,“望断”即预设“桃源”在遥远的彼岸,可安知此岸不是桃源?他对此岸的绝望使他匆匆做出“无寻处”的断语。正因为桃源没有轮廓,而只停留于概念性的空想,所以即使桃源近在目前,恐怕也未必能够辨识。因此,“可堪孤馆闭春寒”,或许并非抒情主人公主动地一直“闭”到“斜阳暮”,而是想走却不知道如何走。“孤馆”作何解释?是只有一处旅舍,还是旅舍中只有一人?我想可能是在偌大的旅舍中,只有他一人不知下一步该朝哪里迈,这时杜宇“不如归去”的啼声也才产生意义,既然不知去往何处,不如退回原点。回得去么?《宋史·秦观传》载:“绍圣初,坐党籍,出通判杭州。以御史刘拯论其增损实录,贬监处州酒税。使者承风望指,候伺过失,既而无所得,则以谒告写佛书为罪,削秩徙郴州,继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尽管他将不停处于漂泊,可是连生命的下一站是哪里都无法掌控,是被召回,亦或贬职到更偏远处,往往一系于“使者”。“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三句隐括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雁来音信无凭”是站在收信人的角度,而作为于寄信人的《踏莎行》的抒情主人公,一封无处可寄却业已寄出的信,就像不知去往何处却已在旅途中的自己,二者命运全都不由自主。犹如郴江本绕郴州而流,自然而已,某日倏然改道,流下潇湘,其如何知道自己“为谁流下潇湘去”呢?“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与“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遥相呼应,离恨无穷。《踏莎行》中,“砌成此恨无重数”既紧承上两句音书难达而来,又隐约可以听到《清平乐》中离恨无尽的回响,照应上阕失路之悲。惠洪《冷斋夜话》载:“东坡绝爱其尾两句,自书于扇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这首《踏莎行》系于1097年,是年,苏轼从惠州被贬至儋州,距离他去世仅有5年不到。这则轶事的可信度高不高姑且不论,但我想,以苏轼(或者自以为水平和苏轼相埒的假托者)的艺术品味和创作才能,之所以对“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心有戚戚焉,除身世之感以外,总归有些技术层面的因素。两个一字之差的地理名词可遇而不可求,“长江幸自绕钟山”听起来就很别扭。其次,一句之内如何处理两个相同的字才会和谐?要么连着写,但这样整句话很难轻盈;要么像秦观这样放两端,中间以“幸自”二虚字缓冲。“为谁流下潇湘去”问水、问人、问己、问天,有答案邪?无答案邪?自有不尽回声,意境断而未绝,有深情可感、有余韵可温。王国维称苏轼“赏其后二语,犹皮相也”,并说“可堪孤馆闭春寒”两句有境界(《人间词话(三)》:“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之色彩……)、有气象(《人间词话(三〇)》:“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树树皆秋色,山山尽落晖”,“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气象皆相似。),但这两句却是依托“杜宇啼归”与“暝色起愁”两大源远流长的创作传统而建立起来的,杜宇的“情”因秦观文字的感召而转移到抒情主人公身上。但郴江流下潇湘去,则是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转移到自然物象身上,“原生”的意味更浓一些。余谓苏、王之所好者,词道也,进乎辞章矣,其中是否存在高下之别,不敢强作解人、妄加置喙。文|琯朗

踏莎行秦观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