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皇后简介
孝庄皇后出生于郭尔罗斯后旗
白万胜
[内容提要]:
孝庄,名布木布泰,嫩科尔沁部,蒙古孛儿济吉特氏。清康熙王朝封“孝庄文皇后”。一生辅佐三朝,两辅幼帝,是历史上少有的女政治家,为开创康乾盛世做出了贡献。本文通过对嫩科尔沁部的形成及西迁时间点,孝庄父母合葬墓地址,清雍正皇帝对郭尔罗斯一旗赈灾旨喻,以及民间“皇后店”的传说等问题的进行了调查研究,从而得出结论,孝庄皇后出生、出嫁地均在郭尔罗斯部地域。
科尔沁于嫩江流域
孝庄,名布木布泰,蒙古孛儿济吉特氏。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生,1625年(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嫁与后金大汗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为妃。1636年(明崇祯九年、后金天聪十年)皇太极称帝,国号大清,孝庄被册封为永福宫庄妃。1643年(清崇德八年),皇太极死后,其子福临继位,封孝庄为“圣母皇太后”。康熙王朝时被晋封为“孝庄文皇后”,“孝庄”之名便由此而得。
然而,在清代文献中,对孝庄皇后记载的很少,特别是对她入宫前的情况几乎没有任何实录。例如,孝庄皇后究竟出生在何地?没有准确的说法。
为了了解一个真实的孝庄,为了探寻孝庄皇后准确出生地,笔者近几年来通过调研和考证,对孝庄皇后出生地“科左中旗之说”产生了一些疑点。主要是“科左中旗之说”与1624年科尔沁部与爱新国盟誓地及科尔沁部西迁史有矛盾之处。
一、嫩科尔沁部的形成和西迁受阻,推断孝庄皇后出生时间点在郭尔罗斯地域
据史料记载:明代中叶以后,远在额尔古纳河流域的科尔沁部积极响应北元达赉逊库登汗的号令,将统治中心由北兴安岭南向迁移到嫩江流域。科尔沁部的这一迁徙活动是由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十四世孙奎猛克塔斯哈喇完成的。许多专家考证,科尔沁部迁徙嫩江流域的时间为明嘉靖年间(即公元1522—1566年)。奎孟克有二个儿子,长子博第达喇,次子诺门达喇,从血缘关系上看,科尔沁部、郭尔罗斯部、杜尔伯特部和札来特部都是博第达喇的后裔。
据塔娜、岱钦所著的《科尔沁历史钩沉》介绍:南迁的科尔沁“立寨混同江”与扈伦四部联盟到后金时代“自称嫩江水滨所居科尔沁”,即嫩科尔沁。当年嫩科尔沁的西南边是较强势的喀尔喀部游牧地,要想向西南发展因受察哈尔、喀尔喀部所限,是很困难的,只好东驻嫩江左岸,南扼混同江口居之。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以北嫩江蒙古科尔沁部与扈伦四部为主的九部联盟。与建州女真(爱新国)暴发了著名的“九部之战”。这次大战九部联盟兵败,嫩科尔沁首领瓮阿代、莽古思等被俘,明安只身逃走,自此嫩科尔沁部感到与扈伦四部的联盟难达初衷,加之迫于西邻察哈尔、喀尔喀之欺凌、无奈只得与建州女真联姻结好。由此,天命九年(1624年)努尔哈赤的代表与奥巴(翁果岱之子)在嫩江左岸的格勒珠儿根城的唐格里克坡(今杜尔伯特县境内)举行盟誓,建立了军事联盟关系。
根据《奥巴评传》记载,嫩科尔沁迁入嫩江流域后,主要活动在嫩江中下游地区。其中以博第达喇长子齐齐克为首的右翼即后来的科右中旗、杜尔伯特旗、札来特旗等驻牧于嫩江中游的左岸,以博第达喇次子纳穆赛(孝庄曾祖父)为代表的左翼,即后来的科左中旗,郭尔罗斯前、后旗等驻牧于嫩江下游左岸和混同江流域。当时按照蒙古族以右为上的古老习俗,科尔沁右翼部分的地位最高,齐齐克的子孙翁果岱与奥巴父子在嫩江东岸筑格勒珠儿根城(今杜尔伯特境内),作为他们政治、贸易中心。
到明嘉靖末年,游牧于开铁边外,辽河西岸及西辽河流域的内喀尔喀五部,与后金努尔哈赤展开了多次交战,天命四年(1619年)七月的铁岭之战内喀尔喀五部惨败,其剩余势力逐渐退到了今日巴林,扎鲁特的地方。于是南扼混同江口的嫩科尔沁部才乘虚向西南扩进,其部署开始出现于西拉木伦河及辽河流域。
可见,嫩科尔沁部迁入嫩江流域后,由于西迁受阻,在嫩江流域滞留了近百年时间。而西迁到西拉木伦河流域应该是在1630年以后,内喀尔喀五部先后遭到爱新国与林丹汗攻击而崩溃之时。为此,乌云毕力格、巴拉吉尼玛在他们所著《土谢图汗—奥巴评传》一书对嫩科尔沁部的西迁作了明确的记述,即:“奥巴、吴克善、喇嘛什希、木寨、栋果尔等五和硕在1630年秋迁到了西拉木伦河流域。”于是,嫩科尔沁部在西迁前,总结了九部联军之战经验教训,与爱新国联盟;开创了满蒙联姻的先河。而莽古思之子宰桑(孝庄之父),子承父业,在嫩科尔沁西迁前完成了将二女嫁给皇太极之事。即1625年嫁小女布木布泰;1634年嫁长女海兰珠。
以上事实证明,孝庄皇后出生与出嫁时间点,发生在嫩科尔沁部西迁前,地址应在嫩江下游及混同江口一带。也就后来的郭尔罗斯部地域。
二、孝庄皇后父母合葬墓在查干湖畔,证明孝庄家族在嫩科尔沁西迁前,曾游牧于混同江流域
混同江是指哪条江?具体位于什么地方?对此,笔者认真地查找了有关资料,其中清康熙大帝说的很明确。康熙五十年辛卯五月癸巳,上谕大学士等曰:“自古以来,绘舆图者俱不依天上之度数以推算地里之远近,故差误者多。朕前特差能算善画之人,将东北一带山川地理俱照天上度数推算,详加绘图,视之混同江自长白山后流出,由船厂打牲、乌拉向东北会于黑龙江入海,此皆系中国地方。”清末,春德、叶大匡所书《郭尔罗斯后旗报告书》也明确指出,混同江就是松花江。即今嫩江、松花江、第二松花江会流处,皆属郭尔罗斯地域。
据史料记载,孝庄的曾祖父纳穆赛是科尔沁左翼的创始人。纳穆赛死后,其长子莽古思(孝庄的祖父)继承了嫩科尔沁大首领,带领子孙活动于嫩江的下游和混同江流域,其大体时间是1582年—1626年左右。
孝庄父宰桑什么时候死的,文献没有记载。但查阅有关资料,他还是死在努尔哈赤驾崩前(1626年)或皇太极盛京册封前(1636年)。因努尔哈赤驾崩时宰桑没有去,而是其福晋博礼协长子吴克善前去吊唁的,所有推断宰桑嫁完两女后就已离世,1636年皇太极分封时,也没有他。是1654年被清世祖顺治追封为和硕亲王的。
如今,在查干湖畔库里村前的山岗上,耸立着一方巍峨的石碑,这是清初孝庄皇后的生父、生母墓碑。其碑面上刻有满、蒙两种文字,1982年吉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满蒙文碑,当地俗称库里碑。碑石上正式名称为“追封忠亲王暨忠亲王贤妃”碑。碑文是孝庄皇后之子顺治帝写的,于大清国顺治十二年(1654年)五月初七日立。
宰桑夫妇是顺治帝的外祖父、外祖母,除了亲情外,对大清也做出了贡献。所以,顺治帝追封宰桑为和硕忠亲王,其妻为忠亲王贤妃。当年,为什么要选择查干湖这个地方做墓地?显然这里是他们夫妇几十年来出生、成长、生活的地方。对于孝庄父母的生卒年龄,我们已无法考证,但从前面的论述看,我们可以知道,其父去世早于其母,其母去世较晚,也可能是西迁之后,到科左中旗后去世的。故有宰桑的长孙第二代达尔罕亲王和塔,前来为祖父母遗体合葬之说。
因此,根据孝庄祖父的衣冠冢“靴子庙”(庙内有追封福王碑),及孝庄父母死后葬于今郭尔罗斯前旗查干湖畔的实际,充分证明了孝庄皇后的祖父、父亲生前一直都居住、生活在郭尔罗斯混同江流域。死后葬于查干湖这个风水宝地是自然的。
三、清雍正帝关于向理藩院赈灾的旨喻,指明郭尔罗斯一旗是孝庄皇后的家乡
笔者在《大清十朝圣训》一书中,为孝庄皇后出生地“郭尔罗斯之说”找到了可靠的文字根据。
据《大清十朝圣训》一书记载,清朝雍正元年六月,理藩院在调查的基础上,将郭尔罗斯受灾百姓乏食问题上奏朝廷。雍正皇帝听后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向理藩院下了旨喻。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夫科尔沁蒙古与别部落蒙古不同,太祖高皇帝时首先臣服,且为朕曾祖妣孝庄文皇后、皇祖妣孝惠章皇后之乡。”“今闻伊下之人乏食,朕心转恻,若即动用正项钱粮三万两往赈,再派大臣一员、司官一员往郭尔罗斯旗下,将实在穷苦并无牲畜之人查明数目,按其户口给予乳牛、羊只,务令宽裕足用。”雍正皇帝的这段旨喻,在《大清会典》与张牧的《牧游记》中也均有记载。
首先,我们要肯定的是雍正元年朝廷派员到郭尔罗斯后旗赈灾确有其事。雍正帝在向理藩院旨喻中提到了“郭尔罗斯乏食,尔等议邻近札萨克公巴图旗下仓粮拨给散赈”等语。其中札萨克公巴图,正是郭尔罗斯后旗四世镇国公并掌札萨克时期。其任职时间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卒于乾隆五年(1704年)。又据《肇源县志》记载:“雍正元年七月九日,都统伯四格驰驿茂兴,调伯都纳仓粮二万石,按人口分拨。户部拨来三万两银用于购买牲畜。”这次赈灾活动是从六月开始至八月结束,对缓解郭尔罗斯后旗蒙古的贫困,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其次,从雍正皇帝的旨喻中我们可以看出,雍正皇帝也很重亲情。强调郭尔罗斯是科尔沁的一旗,“夫科尔沁蒙古与别部落蒙古不同,太祖高皇帝时首先臣服,且为朕曾祖妣孝庄文皇后、皇祖妣孝惠章皇后之乡,家世为国戚,格恭巽顺,历令百年有余。”由此从时间点上看,从孝庄嫁给皇太极到这次赈灾时间(即雍正皇帝旨喻时),(1723年—1613年)正是百年有余。
足见,雍正皇帝关于去郭尔罗斯后旗赈灾这段旨喻,为孝庄皇后的出生地(家乡)找到了重要的根据。
四、民间“皇后店”的传说,证实他什海古城是孝庄皇后的出生地
他什海古城位于今肇源县民意乡建民村东50米。古城略呈方形,周长1240米,残墙高1.2米—3米不等。据考古者认定,此城为金代古城,后被蒙古军所毁。明中叶后,科尔沁蒙古部落东迁至此,看到这里水草丰美,适于游牧,便于此扎营,在古城内遍布毡房,直到嫩科尔沁西迁。
他什海,蒙语读音为“他什该”,汉译为斜坡之意。此处为丘陵地带,地势呈斜坡状,古城也因此得名。
他什海古城素有“皇后店”之称。民间传说这里是清代孝庄皇后的出生地。据笔者调查,明代中叶东迁的科尔沁“定寨混同江”,自称嫩科尔沁。由于西迁受阻,在嫩江中下游和混同江流域滞留八十多年。其左翼便聚集郭尔罗斯地域,他什海古城也在其中了。清末开放蒙荒后,这里来了汉人,由于汉人不懂蒙史,“孝”、“萧”不分,便将清代的孝庄皇后传成是辽代的萧太后了,此实在为大谬也。(经考证,萧太后出生于辽南京,即现在的北京。今北京平谷县太后村是它成长的地方)。
谈到传说,这里还有一些来头。1998年,松嫩两江发生大洪水,在重建家园工作中,肇源县的个别县领导提示,为了将来发展旅游业,咱们可编一些故事。于是,有人便将民间传说的他什海古城—“皇后店”一说,说成是大辽萧太后的家乡。由此之后,官方媒体也开始炒作。2011年肇源县二站镇网公开发表了《肇源县第四届莲花节(游记)》,将传说误传全国。这可能也由于中国各朝的太后中,清朝的孝庄太后经历与大辽的萧太后有相似之处。但历史上任何一位出彩的女性都具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大辽的萧太后戎马一生,巾帼不让须眉,权欲极强。而孝庄太后一生勤勤恳恳,默默地为大清朝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在她的精心栽培下,清王朝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君主—康熙皇帝。
然而,他什海之地也确实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清咸丰年间这里迁入一些鲍姓蒙古族人,他们是因随清廷蒙古亲王僧格林沁抗击英法联军,在天津大沽口战役中立下了战功,朝廷便把这块土地分封给他们了。
笔者的伯母布库德氏就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伯母,生于晚清年代,活着的话大概有130多岁,在笔者小的时候,她老人家就给我讲过,说“孝庄皇后是他什海人。”因此,孝庄之名在笔者儿时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记忆。尤其“皇后店”的说法,确实鲜为人知。大概也是因为有清一代,孝庄出生的宰桑家族中,先后出过四位大清国蒙古皇后的缘故吧。即一门四后: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寰妃海兰珠、顺治第一皇后孝惠章皇后。
至今,还有一些曾在他什海屯居住过的蒙古族老年人说,我们是“皇后店”的人。她们因这个地方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而感到十分骄傲。由此,我们认为,今肇源县(郭尔罗斯后旗)他什海古城,俗称“皇后店,”是清孝庄皇后的出生地。
综上可证,孝庄皇后的出生与出嫁地均在郭尔罗斯地域。至于“前郭说”还是“后郭说”这就不用细论,可统称为“郭尔罗斯说”。因为当年郭尔罗斯部还没分前后旗,由于当年游牧生活影响,孝庄皇后或出生于今后郭地盘、或出嫁于前郭地盘都是可能的。
作者简介
白万胜,蒙古族,又名伊拉勒图。祖籍内蒙古索伦,1949年7月15日生于郭尔罗斯后旗。
曾任黑龙江省肇源县民委主任,荣获全国民族团结模范个人称号。退休后被推选为大庆市政协委员、县蒙古族联谊会会长、黑龙江省蒙古学研究会副会长。致力于蒙古族史与地方史研究,著有《郭尔罗斯后旗演变史》、《肇源县蒙古族历史文化简编》等,参与了《嫩科尔沁演变史》(郭尔罗斯后旗卷)编撰,获得全省民族学研究先进个人称号,并积极参加国内有关诗词大赛活动。著有个人诗集《庐阳吟》、文集《苍台集》。现任大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县文联副主席。